游客
题文

甲、乙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丙、丁分别是氯碱工业生产示意图和制备金属钛的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装置中碳棒表面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5Cl2+I2+6H2O=10HCl+2HIO3。若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置于乙装置中的碳棒附近,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乙装置中转移0.02 mol电子后停止实验,烧杯中溶液的体积为200 mL,则此时溶液的pH=________。(室温条件下,且不考虑电解产物的相互反应)
(3)工业上经常用到离子交换膜,离子交换膜有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两种,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当乙装置中的反应用于工业生产时,为了阻止两极产物之间的反应,通常用如丙图所示的装置,Na的移动方向如图中标注,则H2的出口是________(填“C”、“D”、“E”或“F”);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阳离子交换膜换成阴离子交换膜。
(4)研究发现,可以用石墨作阳极、钛网作阴极、熔融CaO作电解质,利用丁装置获得金属钙,并以钙为还原剂,还原二氧化钛制备金属钛。
①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制备金属钛前后,CaO的总量不变,其原因是(请结合化学用语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电解过程中需定期更换阳极材料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验证原电池的效果 探究电解池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首先取决于反应物本身的不同.外界条件如等也会对化学反应的速率产生影响。

实现 “节能减排” 和“低碳经济”的一项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将CO2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CH3OH(g)+H2O(g),下图1表示该反应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1)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H>0,△S>0B.△H>0,△S<0
C.△H<0,△S<0D.△H<0,△S>0
(2)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l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 CO2和4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H2的转化率w(H2) =
②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③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抽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l molCO2和4 molH2
(3)25℃,1.01×105Pa时,16g 液态甲醇完全燃烧,当恢复到原状态时,放出363.3kJ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某工厂的废水中只含氯化镁和少量盐酸,欲测定废水中各组分的浓度,某兴趣小组采用滴定法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①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锥形瓶中,加入2~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 0.202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滴至终点,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示数如图。

②再取25.00mL工厂废水放入锥形瓶中,加入 0.2020 mol·L-1NaOH溶液V1 mL(过量),振荡。然后加入2~3滴甲基橙试液,用0.1012mol·L-1的盐酸滴定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至终点,消耗盐酸V2mL。
③略。
(1)步骤①取25.00mL废水所用的仪器,滴定时左手,眼睛注视。计算c(HCl)=mol·L-1
(2)步骤②滴定至终点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步骤②测出氯化镁的浓度明显不合理,实验设计存在问题,请提出一种改进的方法
若改进后步骤②消耗盐酸的体积为V3mL。请列出计算c(MgCl2)的表达式
(3)请设计另外一种测定该工业废水各组分浓度的实验方案并简述实验步骤。

(1)盖斯是热化学的奠基人,于1840年提出盖斯定律,利用这一定律可以从已经精确测定的反应热效应来计算难于测量或不能测量的反应的热效应。

已知:N2(g)+ 2O2(g)="=" 2NO2(g) ΔH=" +67.7" kJ·mol-1
N2H4(g)+ O2(g)="=" N2(g)+ 2H2O(g) ΔH=" -534" kJ·mol-1
请写出气态肼与NO2气体完全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N≡N的键能是946kJ·mol-1,H—H的键能为436kJ·mol-1,N—H的键能为393kJ·mol-1,计算合成氨反应生成1molNH3的△H=kJ·mol-1
(3)现有25℃、pH=13的Ba(OH)2溶液,
①该Ba(OH)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出c(OH)=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与某浓度盐酸溶液按体积比(碱与酸之比)1 : 9混合后,所得溶液pH=11,该盐酸溶液的pH=________。
(4)回答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有关问题
①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呈(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 >” 或“=”或“<” ,下同)。
②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溶液中c(Na)c(CH3COO).
③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溶液中醋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浓度相等,则混合后溶液呈,醋酸体积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每空2分,共10分)
(1)阿司匹林是一种常用的治感冒药,也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其结构简式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则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口服阿司匹林后,在胃肠酶的作用下,1mol阿司匹林与1mol的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1molA和1molB两种物质。其中A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则A物质与乙醇能发生______反应(填“加成”或“取代”)。

③如果服用阿司匹林出现水杨酸中毒,应立即停药,并静脉滴注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名称)
(2)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C6H8O6,结构如下图所示。

人体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症,所以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说明维生素C溶液具有性;在维生素C溶液中滴入少量蓝色的含有淀粉的碘水,可观察到溶液的蓝色消失,说明维生素C具有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