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 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 附着白色物质。
(1)通过钠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8月初发生的俄罗斯森林大火着火面积比伦敦市的面积还要大。控制森林火灾是世界性难题。根据燃烧的条件,请你解释为什么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能有效阻止森林火灾的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________。
(6)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_____成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室配制480 mL 0.1 mol·L-1Na2CO3溶液,完成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无水碳酸钠粉末__________g。
(2)若在称量样品时,药品放在天平右盘上,砝码放在天平左盘上,天平平衡时,则实际称量的碳酸钠粉末是__________g(1 g以下用游码)。
(3)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容量瓶配制溶液时,下列情况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__________。
①用天平(使用游码)称量时,被称量物与砝码的位置放颠倒了②无水碳酸钠粉末已部分吸水变成晶体③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后,烧杯及玻璃棒未用蒸馏水洗涤④转移溶液前容量瓶内有少量蒸馏水⑤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⑥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降低,又补加少量水,重新达到刻度线
Ca3(PO4)2、CaHPO4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某同学向Na2HPO4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至恰好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试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来证明所生成的白色沉淀是Ca3(PO4)2还是CaHPO4。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用品及试剂:试管、胶头滴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可不填满)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证明盐酸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学生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①用酸碱指示剂监测,②用pH试纸监测,③利用导电实验测定离子浓度的变化,④将盐酸和碱液混合后的溶液蒸干后品尝味道。请对上述创意作出评判后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想法①中,如果是将NaOH溶液滴入盐酸中,可以在盐酸中先加几滴____(填一种酸碱指示剂的名称),再不断滴入NaOH溶液,颜色由___变_____。
⑵在想法②中,写出测定pH的基本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在想法③中,如用浓度均为1mol/L的盐酸和NaOH溶液进行实验,简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并说明是如何判断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⑷对第④中设计,提出你的看法?
⑸你能否提出其它一些有创意的想法。
设计一个实验,能通过观察到明显的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实验用品:集气瓶、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导管、橡皮管、弹簧夹、烧杯、量筒、水、CO2气体、NaOH溶液以及你认为所能用到的仪器和药品。现有五位学生装设计了如图所示五个装置,试回答:
(A)(B)
(C)(D)
(E)
⑴对图A-E,请指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装置_______(用A、B、C、D、E填空),并说明能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操作及实验现象,将结果填入下表:
装置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⑵能否设计出其它一些方法来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新装修的居室内,甲醛浓度往往很大.严重污染空气.居住者接触时间较长易得白血病。1×10—5mol·L—1的紫色KMnO4溶液遇甲醛气体即褪色。用下面的微型化学实验可测定室内空气甲醛含量:
(1) 试设计实验,在中学实验室里配制100mL l.00×10-4mol·L-1KMnO4溶液;
(2) 用2.5mL注射器准确量取2mL l.00×10—4mol·L—1KMnO4溶液,注入六孔穴板1*孔内,加入3滴6 mol·L—1H2SO4溶液,盖好塞子;按图连接好装置。将此装置置于待测地点,缓慢抽气,每次抽气50mL,直到溶液红色褪去,记录抽气次数。已知有关反应为:5HCHO+4KMnO4+6H2SO45CO2+11H2O+2K2SO4+4MnSO4
(3) 设抽气次数为n,试计算甲醛在空气中的含量(mg/m3)。
(4) 若室内空气中甲醛气体最高允许浓度为20mg·m-3试分析讨论室内空气符合标准时n的取值范围。
(5) 为保证实验结果精确性,实验过程中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