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信息:钾、钙、钠、镁等活泼金属都能在CO2气体中燃烧。他们对钠在CO2气体中燃烧后的产物中的白色物质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将燃烧的钠迅速伸入盛满CO2的集气瓶中,钠在 其中继续燃烧,反应后冷却,瓶底附着黑色颗粒,瓶壁上粘 附着白色物质。
(1)通过钠在CO2气体中燃烧的实验,你认为燃烧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年8月初发生的俄罗斯森林大火着火面积比伦敦市的面积还要大。控制森林火灾是世界性难题。根据燃烧的条件,请你解释为什么设置森林防火隔离带能有效阻止森林火灾的蔓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假设】
假设1:白色物质是Na2O
假设2:白色物质是Na2CO3。
假设3:白色物质是Na2O和Na2CO3的混合物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该小组对燃烧后的白色产物进行如下探究:
| 实验方案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方案1 |
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
溶液变成红色 |
白色物质为Na2O |
| 方案2 |
①取少量白色物质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振荡,样品全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CaCl2溶液 |
出现白色沉淀 |
|
| ②静置片刻,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认为方案1得到的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同学认为方案2得到的结论正确,白色物质为:________。
(6)通过方案1和方案2的实验,你认为上述三个假设中,________成立。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钠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丙同学认为白色物质有可能是氢氧化钠。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硫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铁元素呈+2价,硫元素呈—1价)。以下是分析硫铁矿中FeS2含量的三种方法,各方法的操作流程图如下:
请同答下列问题:
(1)流程图中操作①、②、③分别指的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
操作④、⑤用到的主要仪器是:④_________、⑤__________(每空填1~2个仪器)。
(2)判断溶液中SO42-离子己沉淀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用方法Ⅲ测定试样中Fe元素的含量,需要准确配制KMnO4标准溶液,下列因素导致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有
| A.砝码生锈 | B.定容时俯视 |
| C.称量时物质和砝码位置反了(需要游码) | D.容量瓶用待装液润 |
(4)某同学采用方法Ⅱ分析矿石中的Fe含量,发现测定结果总是偏高,则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称取矿石试样1.60g,按方法Ⅰ分析,称得BaSO4的质量为4.66g,假设矿石中的硫元素全部来自于FeS2,则该矿石中FeS2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某学生为测定未知浓度的硫酸溶液,实验如下:用1.00mL待测硫酸配制100 mL稀H2SO4溶液;以0.14 mol·L-1的NaOH溶液滴定上述稀 H2SO425mL,滴定终止时消耗NaOH溶液15mL。
(1)该学生用标准0.14 mol·L-1NaOH溶液滴定硫酸的实验操作如下:
| A.用酸式滴定管取稀H2SO4 25 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 |
| B.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 C.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
|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以上2~3 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
E.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①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用序号填写): 。
②该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
③在G操作中如何确定终点?
。
(2)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润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导致滴定结果(填“偏小”、“偏大”或“恰好合适”),原因是。
(3)计算待测硫酸(稀释前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计算出结果到小数点后二位)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在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A.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后,测量某溶液的pH |
| B.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 C.滴定管洗净后经蒸馏水润洗后,即可注入标准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
| D.电解盐酸溶液后(盐酸过量),再通入一定量HCl气体时,电解质溶液可恢复到和原来一样 |
E.用广泛pH试纸测量Na2S溶液的pH时,得pH=10.5
F.实验室在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FeCl3溶于一定量的浓盐酸中,再加蒸馏水稀释至所需浓度
海水中含有丰富的化学元素,如图是某化工厂利用海水的生产镁的流程简图,请回答:
(1)实验室中蒸发浓缩液体需要的仪器有玻璃棒、酒精灯、三角架和 。
(2)反应③需加入的试剂为 。
(3)反应④中电能转化为 。
(4)反应②完成后,需进行的操作是 。
(5)B物质中含有化学键为 。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右图装置制取溴苯并探究该反应的类型。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通常有两种方法,请按要求填写下表。
| 向试管D中加入的试剂 |
能证明苯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的现象 |
|
| 方法一 |
||
| 方法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