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下面为某流域开发利用示意图和甲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下图示意甲地农村土地利用构成变化。

材料三 丙地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研究性课题,即“农村地区秸秆利用调查研究”和“本地区草原生态问题演变过程研究”。通过查找资料、实地考察得出如下信息:该地秸秆利用方式结构示意图(图1)和环境演变过程示意图(图2)。


(1)分析材料一中河流下游区域发展农业生产应注意的问题。(5分)
(2)10年来,甲地人们在土地资源利用方面进行了哪些调整?这些调整对河流水文特征有何影响?乙地若修建水电站,需要收集哪些资料?(6分)
(3)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对下游产生的影响是什么?简述上游地区的水土保持措施。(9分)
(4)假如你是课题组成员,请据材料三信息回答:(8分)
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②运用整体性原理,描述该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演变过程。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大气的受热过程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海岸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质构造上看,甲是,其成山的理由是
(2)在甲、乙、丙三地中最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地。假设该河流位于我国,自西向东流,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河流的(南或北)岸侵蚀严重。
(3)常见的山地类型有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华山属于它们中的哪一类?
(4)如果在该地区修建东西向地下隧道,应选择在甲、乙、丙地中的地。
(5)在甲、乙、丙三地向下打井,最可能找到油气资源的是地。
(6)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有河流流经,则河流侵蚀最严重的季节是。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和搬运地表物质,形成侵蚀地貌。在河流上游的山区段,河谷横剖面一般呈“” 型。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写出水循环的环节: b,f , g
(2)图中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水量最大的是 ,其名称是
(3)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影响水循环,其中对环节影响最大。
(4)列举人类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的方式

读图,回答问题。

(1)甲图中,A气压中心名称是,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2)乙图中B表示季风(说出风向),其形成原因主要是。乙图中C为西南季风, 其形成主要原因是
(3)甲图所示季节,当我国某些地区24小时内出现剧烈降温和大风等天气时,则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4)重庆的气候统计图和下图(填序号)比较接近,试描述重庆夏季气候特征

【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我国西部地区有众多沙漠,有些以化工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就建在沙漠腹地,已经对独特的沙漠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分析化工企业造成的沙漠污染难以修复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东经84.7°)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余震70次。震中位于博克拉,最大烈度为11.3度,重烈度区从震中向东延伸。下图为尼泊尔地震发生后房屋损害情况图片。

分析此次地震损失严重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