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核舟记》(节选),完成下面题目。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中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2)其两膝相者       比: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翻译:                                
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     ①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刻得“       ②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      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       ④      。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文阅读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二)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陵,沿溯阻绝。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文中加线的词。
阙:襄:或:绝:
翻译下列语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天高地厚华夏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甘肃参将李璇,自称李半仙,能视人一物,便知休咎。彭芸楣少詹,与沈云椒翰林同往占卜。彭指一砚问之。曰:“石质厚重,形有八角,此八座象也。惜是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料。”沈将所挂手巾问之。曰:“绢素清白,自是玉堂高品,惜边幅小耳。”
正笑语间,云南同知某亦来占卜,取烟管问之。曰:“管有三截,镶合而成,居官亦三起三落,然否?”曰:“然。”曰:“君此后为人,亦须改过,不可再如烟管。”问:“何故?”曰:“烟管是最势利之物。用得着他,浑身火热;用不着他,顷刻冰冷。”其人大笑,惭沮而去。
逾三年,彭学差任满回京,李亦入都引见。彭故意再取烟管问之。曰:“君又放学差矣。”问:“何故?”曰:“烟非吃得饱之物,学院试差,非做得富之官。且烟管终日替人呼吸,督学终年为寒士吹嘘,将必复任。”已而果然。
【注释】①知休咎:推断出吉凶祸福。②少詹:四品学差官。③翰林:五品官。④同知:五品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能人一物(观察) B.绢清白(丝织品)
C.李亦入都引(接见) D.君又学差矣(出任)

下列句子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沈将所挂手巾问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B.其人大笑,惭沮去长跪谢之
C.君此后人不足外人道也
D.烟管终日替人呼吸壮士不死则已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惜是文房之需,非封疆之料。
(2)其人大笑,惭沮而去。
文中李璇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

冰雪文序
张岱
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
吾所谓冰雪则异是。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其所以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③恣:放纵,任凭。④挹(yì):舀。⑤奚(xī):什么。
期末九年级语文综合试题卷一(第5页,共6页)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见风日则腐(容易) B.盖人生无不此冰雪之气以生(借助)
C.特遇之者不能解(痛恨) D.作之者难(本来)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其所恣人挹取受用之不尽者 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B.夜气则冰雪也此臣所以报先帝忠陛下之职分也
C.入冰雪不败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D.莫深诗文安陵君受地先王而守之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2)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结合文意,简要作答。

文言文阅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吴蚧①素服飞②,愿与交欢③,饰名姝④遗之。飞曰:“主上宵旰⑤,岂大将安乐时?”却⑥不受。蚧益敬服。……帝初⑦为飞营第⑧,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⑨?”或⑩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选自《宋史》)
(注释)①吴蚧:南宋抗金名将。②飞:南宋抗金名将岳飞。③交欢;结为友好。交,结交。欢,友好关系。④姝:美女。⑤主上宵旰:皇上勤于政事。主上,皇帝。宵旰,“宵衣旰食’’的略语。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身,旰食,延迟到晚上才吃饭。比喻勤于政事。⑥却:推辞。⑦初:当初。⑧第:府第;住宅。⑨何以家为:为什么要安家呢?“何以……为”,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思是:“为什么用……呢?”⑩或:有人。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1)或异二者之(2)吴蚧服飞
(3)饰名姝(4)蚧敬服
翻译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
(1)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上面两个文段,甲文作者提出的观点和乙文所记岳飞的品质有什么共同点?乙文所记的几件事中又有哪些是甲文没有论及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今有三人焉:一人勇,一人勇怯半,一人怯。有与之临乎渊谷者,且告之曰:“能
跳而越此,谓之勇;不然为怯。”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其勇怯半者与怯者则不能
也。又告之曰:“跳而越者与千金,不然则否。”彼勇怯半者奔利,必跳而越焉;其怯者犹未能也。须臾,顾见猛虎,暴然向逼,则怯者不待告,跳而越之如康庄矣。然则,人岂有勇怯哉?要者以势驱之耳。
注释康庄:平坦的大道。
解释文中划线的字词
(1)跳越者与千金( ) (2)见猛虎( )
翻译下列句子。
彼勇者耻怯,必跳而越焉。译文:
对于文中提到的三个人,他们的“势”分别是指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