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不屈从于权威;善于从事政治、文化艺术活动,追求智慧与平等;一般来说,他们衣食简单,不太过问钱财。……希腊公民还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摘自人民版教材
材料二: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以便发现种种有效的自然规则。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他们寻找构成经济行为的基础的自然法则,提出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一般原则——国家对自然经济力量的自由发挥作用不得干涉。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革命已经证明,人们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遍及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事实上,陈腐的旧势力不仅仅有能力继续存在,似乎还有能力恢复生机。摆在面前的任务因而就是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新文化”的领袖们认为,这项工作是任何政治行动或体制改革的绝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节选自《剑桥中华民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启蒙思想家在“人权”方面提出了哪些主张?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虽然能够推翻整个传统的政治结构,却不能影响整个社会的腐败现象”这一观点的理解?
(4)结合材料三说明“新文化的领袖们“在“改变民族的全部精神生活”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主题一【学习】
材料一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主题二【变化】
材料二在平等思想的影响下,叩头等繁复的旧式礼节被点头鞠躬礼取代,继后又改为从西方传来的握手礼。“大人”“老爷”等称呼也改为“先生”“君”;政治思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
——摘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主题三【发展】
材料三民国建立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中,仅1927年到1936年,中国的工业增长率达8%以上;GDP飞速增长, 9%的增长速度是同期日本的三倍。当局在农田水利、电力、矿业资源开发、化学工业、重工业的振兴等等,几乎每项对国家进步有关的事都在马不停蹄地齐头并进中。在1926-1937年,政府从扫除文盲的识字运动做起,到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教育体制终于搭成了一个完整的建构。
——摘自《星岛环球网》
主题四【反思】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参加过辛亥革命的林伯渠在1941年时感慨地说:“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低估的,这并不为怪,因为他们体会不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容易的事。”
(1)材料一中“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指什么?为什么说“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悲惨地失败了”?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中国社会在辛亥革命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27年到1936年经济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据此可以看出历史评价应该遵循什么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乃惟成汤,克以尔多方,代夏作民主。”
——《尚书》
材料二:关于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的材料
材料三:中书省负责定旨出命,长官中书令二人;门下省掌封驳审议,长官侍中二人;中书门下通过的诏牧,经皇帝裁定交尚书省执行,尚书省长官尚书令一人,副长官左右仆射各一人。
——《中华通史》
材料四:“民主”作为现代文明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是从西方输入的。西方民主的特点是强调自由平等,三权分立,多党竞选、权力制衡等等。自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出现了开设议院的各种方案和对民权、自由观念的宣传,如康有为以“几何原理”的形式肯定人人生而平等,严复提出西方因为“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而强盛,中国民主启蒙由此发端。
——《世界文明史》
(1)指出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
(2)根据材料二,归纳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问题。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和近代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体制有何异同?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清末民主启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思想核心。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和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和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二:总统有权缔订条约,但须争取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并须出席的参议员中叁分之二的人赞成;总统应提出人选,并于取得参议院的意见和同意后,任命大使、公使及领事、最高法院的法官,以及一切其他在本宪法中未经明定、但以后将依法律的规定而设置之合众国官员。
材料三: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领导权属于皇帝领导的帝国宰相。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⑴指出三则材料分别体现的代议制形式。
⑵材料二体现了怎样的原则,结合材料进行说明。
⑶根据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评价三国国家元首的地位。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天然良港众多,海岛星罗棋布,航海和海外贸易的条件得天独厚。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广阔平原,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上。
材料二: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取得了担任低级官职的资格。
材料三:一个目不识丁的选举人请求阿里斯提得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块陶片上,因为选举人希望这位政治家遭到放逐。“可是,他怎么伤害你了呢?”这位有道德的雅典人问 道。“丝毫没有伤害我。不过,到处都听到人们说他正直,我已经听得厌烦了。”
材料四:雅典露天剧场依山修建,一层层看台一般可以坐一万多名观众,多的可以坐四万多名观众,底层看台前面铺成的一大块平面是演员的表演场地。表演场地的后面有供演员化装和贮藏道具等什物用的房屋。雅典人造的这种露天剧场充分利用了声学和光学原理,场地虽大,可是坐在剧场不同地方的观众都能清楚地看到和听到演员的表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政治的影响。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雅典的何种制度?两种制度的制定者又分别是谁?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对古希腊民主制度进行简要评价。(4)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
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後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史记》
材料三:“(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元史.地理志一》:
⑴三则材料分别体现了何种政治制度?(3分)
⑵试对材料三中的制度进行简要评价? (3分)
⑶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呈现出怎样的演变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