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6日第三届亚沙会是亚洲最大的沙滩体育盛会。
(1)亚沙会采集圣火的采火棒顶部由纯棉纱构成,棉纱中添加了适量的煤油。棉纱不易点燃,而煤油容易点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亚沙会火炬使用丙烷(C3H8)气体为燃料,燃烧后对环境无污染。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亚沙会升旗手的服装用的进口纯白聚酯纤维面料属于______材料
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任写一种)。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90 |
100 |
KNO3 |
13.3 |
20.9 |
32 |
45.8 |
64 |
85.5 |
110 |
138 |
169 |
202 |
246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37.8 |
38.4 |
39 |
39.8 |
①以上两种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②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100g水。
③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④对③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饱和溶液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⑤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KNO3、18g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曲线如右图所示。
(1)当为________℃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欲将t2℃时甲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t1℃时将乙物质的饱和溶液m g,升温到t2℃所得溶液的质量(填“>”、“<”或“=”)m g。
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我能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________℃时,物质A和C的溶解度相等;
⑵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从t2℃降温到t1℃,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________;
⑶t2℃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________g。小丽向100g t2℃的水中加入50gA物质,意外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物质的晶体析出,我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_______。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当温度为℃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提纯甲,可采用法(填“降温结晶”、“蒸发结晶”或“过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