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曾说过:“共产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好朋友。”毛泽东在1940年的《新民主主义论》中说:“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其目的都是为了( )
A.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 B.实行全民族抗战 |
C.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 D.宣传新三民主义 |
从世界发展潮流看,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最根本的影响是( )
A.中国主权的丧失 | B.中国民主革命开始 |
C.中国人向西方学习 | D.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
鸦片战争给中国的经济结构带来的变化有( )
A.中国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 B.中国开始兴起官办企业 |
C.小农经济完全瓦解 | D.自然经济不占主导地位 |
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
年份 |
棉布 |
金属和矿物 |
机械 |
1870 |
28.0 |
5.8 |
-- |
1880 |
24.9 |
5.5 |
-- |
1890 |
20.2 |
5.7 |
0.3 |
1900 |
21.5 |
4.7 |
0.7 |
1910 |
14.7 |
4.3 |
1.5 |
上表反映出( )
A. | 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
B. |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
C. | 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 |
D. | 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 |
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可以做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 | 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
B. | 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
C. |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
D. | 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
下列选项中正确反映了1870~1956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的是(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