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9~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增长率统计表

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2%,今后五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是在明显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年均增长7%.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在“十二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就与领导干部的政绩开始挂钩,“十二五”规划又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把着力点转向打基础、利长远、保民生的工作上来。新的发展思路,开创了“十二五”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的新局面。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国家合理调整经济增速,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思路转变所体现出的唯物论道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思维方法 意识的内容和本质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分)材料一:改革开放之初,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举措。但近些年来,城乡居民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拉大,收入差距形成过程中的资源分配不公和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等,造成部分群众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头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就跑输了GDP。
材料二: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首年,也将是收入分配改革有突破性进展的一年。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期间,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2011年的工作安排中也提出要研究制定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努力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局面。
(1)联系材料,说明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经济意义。(6分)
(2)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应怎样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6分)
(3)联系实际,运用有关实践的知识,谈谈你对我国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认识。(6分)

(16分)“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我国恶性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上半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从“毒血旺”到最近的“黑心烤鸭”。双汇前不久被央视曝光,其明知所收购的生猪含有违禁的瘦肉精,却一路绿灯通行,最终被送上百姓的餐桌。此事与三聚氰胺一样,都是知名企业的食品安全事件,影响面极广。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材料二:2011年6月1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当前,食品安全最大的挑战在于道德缺失。那些干坏事的食品生产经营者不懂得食品应该是安全的、保证质量的吗?并不是,很多时候他们生产的假冒伪劣食品自己是不吃的。他们不知道这样触犯了国家法律法规吗?也不是。那么,他们为什么知法犯法?因为他们不讲良心,他们缺“德”。治病要治根,而道德缺失,正是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根源所在。
材料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也反映出,在物质财富剧增的今天,我国的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同经济建设相比仍然是一条短腿。我们准备在网络上发起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倡议,号召人们不断提高道德素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鲜活力量。
(1)结合材料一,请运用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国家应如何正确对待食品安全事件。(4分)
(2)有人认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只能靠经营者的道德提升”。请从《文化生活》角度对此加以评析。(6分)
(3)结合材料三,请你运用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依据。(6分)

(11分)材料一:“十一五”以来,安徽省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值五年平均增长30%以上,占GDP的比重已达4%左右,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创造了全国瞩目的“文化皖军”现象。
材料二: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在合肥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强调,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文化改革发展加速推进的关键一年。要紧紧围绕“三加快一加强”重点任务,按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巩固提高、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要求,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
(1)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安徽省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的现实意义。(6分)
(2)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有同学认为“只有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才能振兴我国的文化产业”。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看法。(5分)

选修三《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1年来,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持实行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积极承担应尽国际责任,努力推动各国共同发展。近年来欧盟国家发生严重债务危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国愿意和欧盟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谋发展,为推进中欧关系深入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1)上述国际组织同属于哪种类型?
(2)如果以“中国与国际组织”为题写一篇评论,请结合材料列出要点。

材料一:目前,我国石油消费超过了GDP增速,能源消费增速过快,对能源生产带来巨大压力。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中心地带,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独特的地缘能源优势以及中国与中亚国家良好的政治经济关系是中国开展中亚能源外交的现实基础。
材料二:在与中亚的能源外交中,中国需要充分考虑和体会弱小的中亚国家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相处的感受和需要,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和“友邻、安邻、富临”的外交方针来处理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国与中亚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与周边国家开展能源外交的正确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