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镁的总储量约为2.1×1015t,目前世界上60%的镁来自海水,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流程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提镁的过程中①、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氯化镁溶液制取无水氯化镁固体,其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使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则加入的生石灰要过量,然后分离得Mg(OH)2沉淀,考虑Ca(OH)2溶解度,应该用________法分离。
(4)金属镁、铝的工业冶炼方法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别,下表是氧化镁和氯化镁的熔沸点数据:
物质 |
氧化镁 |
氯化镁 |
熔点(℃) |
2 852 |
714 |
沸点(℃) |
3 600 |
1 412 |
工业上炼镁采用电解熔融氯化镁,而冶炼铝则用电解熔融的Al2O3,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Y、Z、W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
I.若Z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
(1)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Y和Z可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写出铜和X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W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不稳定,受热可分解,产物之一是黄绿色气体,且当有28mol电子转移时,共产生9mol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II.若Y和z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2
(1)Y的气态氢化物电子式为,工业合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将X的最高价氧化物通人到苯酚钠溶液中,实验现象是。
(3)X单质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当电:子转移0.4mol时,产生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是。
以A和乙醇为有机基础原料,合成香料甲的流程图如下:
已知:R—Br+NaCN→R→CN+NaBr;
杏仁中含有A,A能发生银镜反应。质谱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6。5.3g A完全
燃烧时,生成15.4g CO:和2.7g HO。
(1)A的分子式为,A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4)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种;
a.能发生银镜反应 b.不含Cu c.不能水解
写出其中2种结构简式。
(5)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在常温下,用一定浓度的CH3COOH溶液滴定V mL同浓度NaOH溶液时得到的滴定曲线如下图:
经测定某溶液中只含有Na+、CHCOO-、H+、OH-四种离子,已知这种溶液含有一种或两种溶质。查资料表明等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液显酸性。试完成下列各题:
(1)试分析上图所表示滴定过程的b、d两点可能的溶质组合:
b点_____________________,d点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别指出上图a、c两点所存在的微粒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
a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电离程度与溶液中所溶解的电解质有关,试分析上图a、b、c、d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
(4)有关这种溶液,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
A.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Na+)>c(CH3COO-)>c(OH-)>c(H+),则溶液中溶质可能为CH3COONa和NaOH |
B.若溶液中粒子间满足c(CH3COO-)>c(Na+)>c(H+)>c (OH-),则溶液中溶质一定只有CH3COONa |
C.若溶液中c(Na+)=c(CH3COO-),则该溶液一定显中性 |
D.若溶液中c(CH3COOH)>c(Na+),则溶液一定显酸性 |
E.溶液中离子间可能满足c(Na+)>c(CH3COO-)>c(H+)>c(OH-)
(5)若溶液是由体积相等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前c(CH3COOH)____________c(NaOH)(填“>”“<”或“=”)。
合成氨生产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途径,对化学工业技术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3NH3(g) △H=-92.2kJ/mol。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N2可从空气中分离得到,H2可用碳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我国合成氨工业目前的生产条件为:催化剂-铁触媒,温度-400~500℃,压强-30~50MPa。回答下列问题:
(1)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炭即产生水煤气:
C(s) + H2O(g) H2(g) + CO(g)△H =" +131.3" kJ ,△S =" +133.7" J/K
该反应在低温下能否自发(填:能或否)。
(2)合成氨工业中原料气压缩到30~50MPa的原因是。从平衡移动原理分析,低温有利于原料气的转化,实际生产中采用400~500℃的高温,原因之一是考虑到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原因之二是。
(3)已知在400℃时,N2 (g)+ 3H2(g)2NH3(g) 的K=0.5。
①在400℃时, 2NH3(g)N2 (g)+ 3H2(g)的K=(填数值)。
②400℃时,在0.5L的反应容器中进行合成氨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N2、H2、NH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2mol,则此时反应V(N2)正V(N2)逆(填:>、<、=、不能确定)。
③500℃、50MPa时,在容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1molN2、3molH2,反应达平衡后测得平衡常数为K,此时N2的转化率为x。则K和x的关系满足K=。
④在三个相同容器中各充入1 molN2和3molH2,在某一不同条件下反应并达到平衡,氨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2>P1 |
B.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1>P2 |
C.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1>T2 |
D.图Ⅱ可能是同温同压下,催化剂性能:1>2 |
常温下,将某一元酸HA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两种溶液的浓度和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如下表:
实验编号 |
HA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 |
混合溶液的pH |
甲 |
0.2 |
0.2 |
pH=a |
乙 |
C |
0.2 |
pH=7 |
丙 |
0.2 |
0.1 |
pH>7 |
丁 |
0.1 |
0.1 |
pH=9 |
请回答:(1)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甲组情况分析,如何用a (混合溶液的pH)来说明HA是强酸还是弱酸。
(2)不考虑其它组的实验结果,单从乙组情况分析,C是否一定等于0.2(选填“是”或“否”)。混合液中离子浓度c(A-)与 c(Na+)的大小关系是。
A.前者大 B.后者大 C.二者相等 D.无法判断
(3)从丙组实验结果分析,HA是酸(选填“强”或“弱”)。该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4)丁组实验所得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mol·L-1。写出该混合溶液中下列算式的精确结果(不能做近似计算): c(Na+)-c(A-)=mol·L-1, c(OH-)-c(HA)=mol·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