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瓶甲、乙的混合物,已知甲、乙属同系物,甲、乙某些性质如下:
物质 |
分子式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水溶性 |
甲 |
C3H6O2 |
-98 |
55.5 |
0.93 |
可溶 |
乙 |
C4H8O2 |
-84 |
87 |
0.90 |
可溶 |
根据物理性质,将混合物中甲、乙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A.蒸馏 B.萃取 C.重结晶 D.分液
将11.5g钠、9g铝、28g铁分别投入200mL 1mol/L的盐酸中,结果正确的是()
A.钠与盐酸反应最剧烈,产生的气体最多 |
B.铝与盐酸反应的速率仅次于钠,但产生的气体最多 |
C.铁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比钠多 |
D.反应结束时产生的气体一样多 |
在盛有5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放入一小块钠,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钠熔成白色小球 | B.在液面快速游动 |
C.溶液底部出现白色固体 | D.溶液变浑浊 |
一小块钠置于空气中,有下列现象:① 变成白色粉末;② 变暗;③ 变成白色固体;④ 变成液体。上述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②③①④ | D.③②④① |
在一定条件下,RO3n—和氟气可以发生如下反应:RO3n—+F2+2OH—=RO4—+2F—+H2O从而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A.+4价 | B.+5价 | C.+6价 | D.+7价 |
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中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则使血红蛋白中Fe2+转化为Fe3+丧失其生理功能,临床证明服用维生素C可以解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中毒反应中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
B.中毒反应中Fe3+是氧化剂 |
C.维生素C能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使其解毒 |
D.维生素C 能将Fe3+还原为Fe2+,使其解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