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并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此时当光束通过该红褐色液体时,从侧面可观察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说明该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是
| A.小于1纳米 | B.1到100纳米 | C.大于100纳米 | D.10到100纳米 |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
实验现象 |
原因分析 |
| A |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
硫 硫离子水解生成硫化氢,硫化氢具有臭味 |
| B |
新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显强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
| C |
SO 2通入溴水中,溴水褪色 |
SO 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
| D |
向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气体,溶液变浑浊 |
析析出了NaHCO3晶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因SiO2不溶于水,故H2SiO3不是SiO2对应的酸,或者说SiO2不是H2SiO3的酸酐 |
| B.CO2通入水玻璃(Na2SiO3溶液)可以得到硅酸 |
| C.因为高温时SiO2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故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
| D.因为NH3·H2O是弱碱,所以不能用氨水与FeCl3溶液反应制取Fe(OH)3 |
某溶液中可能存在Br-、CO
、SO
、Al3+、I-、Mg2+、Na+7种离子中的几种.现取该溶液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现象:①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变橙色,且有无色气体冒出;②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无沉淀生成;③向所得溶液中继续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蓝色。据此可以推断:该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
A.Al3+、Na+、S 、I- |
B.Mg2+、Na+、CO 、Br- |
C.Al3+、Mg2+、I-、SO![]() |
D.Al3+、CO 、Br-、SO![]() |
某炼金厂的废水因连降暴雨而溢出,导致河水严重污染,炼金废水中所含CN-有剧毒,其性质与卤素离子相似,还原性介于I-与Br-之间,HCN为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 A.CN-可以和稀硫酸反应生成HCN | B.CN-可被Cl2氧化成(CN)2 |
| C.在水溶液中(CN)2不能将F-氧化 | D.HCN的电子式为![]() |
标准状况下,m g A气体与n g B气体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同体积的气体A和气体B的质量比为m∶n |
| B.25 ℃时,1 kg气体A与1 kg气体B的分子数之比为n∶m |
| C.同温同压下,气体A与气体B的密度之比为m∶n |
| D.标准状况下,等质量的A与B的体积比为m∶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