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下方案:
(1)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描述A中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A装置和______________装置相连并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的该气体,进一步验证它的性质。连接上述装置的顺序是(填写各接口字母)________________。其中C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实验报告.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分析、结论及解释 |
|
(1)测定碱溶液的pH 取两片pH试纸,放在白瓷板上,分别用玻璃棒蘸取稀氢氧化钠溶液,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比较,读出pH. |
/ |
若实验过程中,用沾有水的玻璃棒蘸取溶液,则所测得的pH (填“>”、“=”或“<”)实际值 |
|
(2)碱和指示剂作用取两只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约2mL的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再分别加入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两只试管汇中的酚酞溶液均变为 色 |
稀氢氧化钠溶液、澄清石灰水都呈 性. |
|
(3)碱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然后加入约2mL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原子序数为1﹣18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如图,请认真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2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在化学反应中,原子序数为16的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粒子的符号是 。
(3)根据氟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由于氟原子和氯原子的 相同,所以氟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4)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随原子序数的增加,最外层电子数依次 。
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
溶解度/g |
NaCl |
35.7 |
35.8 |
36.0 |
36.3 |
36.6 |
37.0 |
37.3 |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在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将溶液温度升高到30℃(不考虑水分蒸发),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在20℃~30℃的某温度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x)相同,x的取值范围是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保,能源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1)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 .煤燃烧时排放出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再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
(2)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将来可能会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是 .
(3)日常生活处理垃圾时,通常将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根据此分类方法,纸张、金属和塑料瓶属于 .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密切.
(1)NH4H2PO4是一种复合肥料,它所含植物必须的营养元素是 和 .
(2)农业上,可以用 溶液来选种.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是高温下,用 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