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的必备品,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国人汉字手写能力呈明显下降趋势,尤其是青少年一代。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书写方式发生了变化,从直接书写变成了间接书写,间接书写是一种简单化的书写,简单化往往也等于傻瓜化,就好像照相机一样,技术越发达,文字的录入方式就会越简单,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很正常。”也有人认为“汉字作为一种表意文字,在书写的过程中潜含着民族记忆和文化烙印,蕴含着情绪浸染和生命体验。作为个体而言,汉字书写容量的增加和准确度的提高,不仅体现出文化水平的提升,更显示出文化传承的延续。作为社会而言,汉字手写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氛围的浓厚,则彰显出这个民族的文化向心力和认同感。汉字的遗忘是不应该的。”
材料二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效化解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要根据行业特点,开展有选择、有侧重、有针对性的化解工作。12月10日至13日,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要着力抓好化解产能过剩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坚定不移化解产能过剩,不折不扣执行好中央化解产能过剩的决策部署,通过化解产能过剩带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1)针对材料一两种观点,你赞同哪一种观点,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请运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对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引起气候变化的大量碳排放是与工业化进程相伴而生的。 全世界发达国家,无一不是通过碳排放实现工行业高速发展并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对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碳排放是其现在和未来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目前,发展中国家的人均碳排放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现在美国年人均碳排放量为19吨,而中国人均4.1吨,还有生活在发展中国家的约30亿人年人均碳排放量不到1吨。所以,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应该是一个基本前提。
材料二:中国外交部气候变化谈判特别代表于庆泰大使的一段精彩论述,鲜明地代表了中国的立场:“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只看眼前,不看历史;不能只看总量,不看人均;不能只看生产,不看消费。在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活水平方面,我们不可能接受中国人只享有发达国家1/3、1/4甚至1/5权利的想法。”
材料三: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这是人类共同的心愿。然而,进入工业化社会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人类共同的心愿不是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反而受到不断的冲击和挑战。全球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城市空气质量恶化,给人类提出了新课题。要改善民生,必须节能减排,否则,经济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无从谈起。
(1)材料一和材料二对温室气体排放的认识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有关国际关系和外交政策的知识,分析说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
(3)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说明,人类如何才能做到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与保护环境的统一。

近几年,一些地方热衷于发展奶牛养殖业,当地许多农户不惜借债引进每头上万元的奶牛,奶牛养殖量急剧增加。由于鲜奶供应量增加,一些地方的鲜奶市场达到了饱和状态。牛奶收购价下降到每公斤1.5 元左右,与一瓶矿泉水价格相当。养殖奶牛的奶农们只好把牛奶喂家畜或者干脆倒掉。
阅读材料,请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价格波动幅度很大,但不可能无限地上涨也不会无限地下跌,其原因何在?
(2)材料中牛奶价格的涨落是怎样影响奶农生产活动的?
(3)如果你是奶农,面对此情此景,你应该怎么做?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既重要又困难,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根据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
(2)在“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过程中,有着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请指出来。
(3)根据(2)的结论,商品所有者要想成功实现“惊险的跳跃”,应该采取怎样的正确做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某校高一(12)班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互相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呈扩大的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就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有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为他的报告确定一个最适合的题目并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报告题目:
(2)在中学生中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能否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方面提些有益的建议?

防止政府权力的缺失和滥用,关键在于加强对政府的行政监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