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1年,英国为巩固商业利益颁布一项法案。该法案规定:凡进入英国或其殖民地港口的商船,必须是英国或该殖民地所有,其船员只能是该船只所属地的臣民;欧洲商船可以进入英国港口,但只能携带本国商品,配备本国船员。该法案
①主要是针对西班牙的海上贸易活动 ②是英国推行重商主义的具体表现
③颁布于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 ④引发了第一次英荷战争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新封的封国,因为外来征服族群和原居民的结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原来的血缘性格逐渐发展成地缘性格,就成了春秋的列国制度。”上述材料表明分封制()
| A.巩固了周朝的统治 | B.强化了血缘纽带关系 |
| C.成为周朝分裂隐患 | D.使中央权力髙度集中 |
2008年美国《新闻周刊》的一篇封面文章称:“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了后美国时代……将要给这个世界定性的与其说是美国的衰落,不如说是其他国家的崛起。”材料中所说“后美国时代”的定位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美国已全面衰落 | B.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 |
| C.多极化趋势加强 | D.美国失去了单极霸权 |
1990年苏联第三次人民代表大会取消“宪法第六条”中苏共的领导地位时,没有遭到广大人民和大多数党员的反对;1991年在全联邦围内取消共产党时,也没有工人、 党员自发地集中起来保卫自己的党组织。这从一个侧面深刻地说明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政治路线错误,社会思想极度混乱 |
| B.苏共特权滋长,贪污腐败现象严重 |
| C.苏共严重脱离群众,日益失去群众支持 |
| D.管理体制僵化,漠视民众切身利益 |
二战后,日本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制定出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到20世纪 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回顾这段历史,日本政府将其称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风雨35年”。 从战后的国际形势来看,所谓的“机遇”应该是指()
| A.在冷战背景下,日本成为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 |
| B.在美苏对立加剧下,美国急需日本产业技术协助欧洲重建 |
| C.在中朝相继独立后,反共阵营的日本幸免战后的赔偿责任 |
| D.在两极格局下,美国扶植日本以抗衡社会主义国家 |
据新华社2010年1月13日报道,中国驻海地维和部队在此次地震中有8人被埋,10多人失踪。……面对重大牺牲,中国有关部门表示将继续参与海地的维和活动。此材料表明新时期中国外交()
| A.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
|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
| C.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