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叶 嘉 传
苏 轼
叶嘉①,闽人也。其先处上谷。曾祖茂先,养高不仕,好游名山,至武夷,悦之,遂家焉。尝曰:“吾植功种德,不为时采,然遗香后世,吾子孙必盛于中土。”茂先葬郝源,子孙遂为郝源民。
至嘉,少植节操。或劝之业武,曰:“吾当为天下英武之精,一枪一旗,岂吾事哉!”因而游见陆先生②,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上读其行录而善之,敕建安太守召嘉,给传③遣诣京师。
郡守始令采访嘉所在,命赍书示之。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始行登车。天子见之,曰:“吾久饫④卿名,但未知其实尔,我其试哉!”因顾谓侍臣曰:“视嘉容貌如铁,资质刚劲,难以遽用,必槌提顿挫之乃可。”遂以言恐嘉曰:“砧斧在前,鼎镬在后,将以烹子,子视之如何?”嘉勃然吐气,曰:“臣山薮⑤猥士,幸惟陛下采择至此,可以利生,虽粉身碎骨,臣不辞也。”上笑,命以名曹处之,又加枢要之务焉。
已而,上敕御史欧阳高、金紫光禄大夫郑当时、甘泉侯陈平三人与之同事。欧阳疾嘉初进有宠,计欲倾之。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曰:“叶嘉真清白之士也。其气飘然,若浮云矣。”遂引而宴之。
少选间,上鼓舌欣然,曰:“始吾见嘉未甚好也,久味其言,殊令人爱。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书曰‘启乃心,沃朕心’,嘉之谓也。”于是封嘉钜合侯,位尚书,曰:“尚书,朕喉舌之任也。”由是宠爱日加。
后因侍宴苑中,上饮逾度,嘉辄苦谏。上不悦,曰:“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遂唾之,命左右仆于地。嘉正色曰:“陛下必欲甘辞利口然后爱耶?臣言虽苦,久则有效。陛下亦尝试之,岂不知乎!”上因含容之,然亦以是疏嘉。
嘉既不得志,退去闽中。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⑥思困,颇思嘉。因命召至,遂恩遇如故。居一年,嘉告老,上曰:“钜合侯,其忠可谓尽矣。”遂得爵其子。又令郡守择其宗支之良者,每岁贡焉。
赞曰:今叶氏散居天下,皆不喜城邑,惟乐山居。氏于闽中者,盖嘉之苗裔也。天下叶氏虽多,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皆不及闽。闽之居者又多,而郝源之族为甲。嘉以布衣遇天子,爵彻侯,位八座,可谓荣矣。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选自《东坡全集》,有删改)
【注释】①〔叶嘉〕,叶之嘉者,指茶叶。②〔陆先生〕陆羽,唐朝人,著《茶经》,被后人称为“茶圣”。③〔传zhuàn〕传车,驿站的车马。④〔饫(yù)〕饱食,这里引申为听闻。 ⑤〔山薮〕深山密林。 ⑥〔苶(niè)〕疲倦。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劝之业武业:从事,以……为业 |
B.欧阳疾嘉初进有宠疾:嫉妒 |
C.居一年,嘉告老居:居住 |
D.遂得爵其子爵:封爵位,授以官爵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B.吾久饫卿名,但未知其实尔。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C.必槌提顿挫之乃可。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D.嘉虽见侮,为之起立,颜色不变。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
下列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都能体现皇帝对叶嘉的赏识的一组是( )
①嘉未就,亲至山中,为之劝驾 ②上为责欧阳,怜嘉,视其颜色,久之
③朕之精魄,不觉洒然而醒 ④上因含容之
⑤上以不见嘉月余,劳于万机,神苶思困,颇思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篇介绍了叶嘉的家世,他的原籍是福建,祖先曾居上谷,曾祖父茂先迁居武夷,死后葬在郝源,于是茂先的子孙也成了郝源人。 |
B.叶嘉出身布衣,从小重视节操培养,胸怀大志,因品行出众被皇上征召入朝,在朝中他宠辱不惊,气度非凡,敢于直谏,忠心报国。 |
C.苏轼在文中塑造了一个面目较黑、气质如铁、刚正不阿、令人清醒的叶嘉形象,这一形象其实是茶叶的化身。本文是苏轼以拟人化手笔为茶叶所写的一篇传记文。 |
D.苏轼为叶嘉作传,目的在于表达自己对高洁刚正、恬淡飘然的品格的追求,同时也通过对叶嘉生平的叙述,劝诫人们对名利不必汲汲以求,而应功成身退。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因而游见陆先生,先生奇之,为著其行录,传于时。(3分)
(2)卿司朕喉舌,而以苦辞逆我,余岂堪哉!
(3)然其正色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盖有以取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秦翰,字仲文,真定获鹿人。十三为黄门,开宝中迁高品。太平兴国四年,崔彦进领众数万击契丹,翰为都监,以善战闻。太宗因加赏异,谓可属任。雍熙中,出为瀛州驻泊,仍管先锋事。赵保忠叛,命李继隆率师问罪,翰监护其军。次延州,翰虑保忠遁逸,即乘驿先往,矫诏安抚,以缓其阴计。王师至,翰又讽保忠以地主之礼郊迎,因并驱而出,保忠遂就擒,以功加崇仪副使。咸平中,河朔用兵,以为镇、定、高阳关排阵都监,败契丹于莫州东,追斩数万,尽夺所掠老幼。诏褒之,徙定州行营钤辖。
王均之乱,为川峡招安巡检使。时上官正与石普不协,翰恐生事,为晓譬和解之。亲督众击贼,中流矢不却,五战五捷,遂克益州,上手札劳问。出为镇、定、高阳关前阵钤辖,又徙后阵。破契丹二万众于威虏军西,俘其铁林大将等十五人。又为邠宁、泾原路钤辖兼安抚都监,率所部按行山外,召戎落酋帅,谕以恩信,凡三千余帐相率内附。未几,康奴族拒命,翰与陈兴、许均深入击之,斩级数千,焚其庐帐,获牛马甚众。
景德初,车驾将北巡,先遣翰乘传往澶、魏裁制兵要,许便宜从事。翰即督众环城浚沟洫以拒契丹。功毕,契丹兵果暴至,翰不脱甲胄七十余日,契丹乞和,凯旋,留泊澶州。先是,西鄙无藩篱之蔽,翰规度要害,凿巨堑,计工三十万,役卒数年而成,不烦于民。就迁皇城使、入内都知。以翰在边久,宣力勤尽,特置是名以宠异焉。翰表让,不听。
大中祥符初,求从东封,手诏谕以西垂委任之异。八年,营葺大内,诏翰参领其事。闰六月,暴卒于内庭之廨,年六十四。上甚悼惜,为之泣下。
翰倜傥有武力,以方略自任。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翰性温良谦谨,接人以诚信,群帅有刚狠不和者,翰皆得其欢心。轻财好施,与将士同休戚,能得众心,皆乐为用。其殁也,禁旅有泣下者。《宋史·秦翰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宗因加赏异,谓可属任属:通“嘱”,委托,交付。 |
B.五战五捷,遂克益州克:战胜。 |
C.西鄙无藩篱之蔽鄙:边境。 |
D.前后战斗,身被四十九创被:遭受。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秦翰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翰又讽保忠以地主之礼郊迎②以方略自任③亲督众击贼,中流矢不却
④凡三千余帐相率内附⑤翰即督众环城浚沟洫以拒契丹⑥役卒数年而成,不烦于民
A.①②⑤ | B.③④⑥ | C.①③⑤ | D.②⑤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翰长期在外任督监等重要职务。崔彦进率领数万兵马进攻契丹时,秦翰任督监,赵保忠反叛,派李继隆率军问罪,也是秦翰监护军队。 |
B.秦翰善于调节矛盾,作战勇猛。王均叛乱时,上官正与石普不和睦, 秦翰调节使其和解。并亲自督军击贼,中箭也不退却,于是攻克了益州。 |
C.秦翰善于治军,深得皇帝信赖。景帝初年,皇帝亲征契丹,先派遣秦翰乘驿车前往澶州,魏州裁决军务,提出了合乎适宜的治军方略。 |
D.秦翰性情温和善良,以诚待人;他轻财而好施舍,与将士休戚与共,能得军心。将士乐于为他效力,他去世时禁军中有人流下了眼泪。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次延州,翰虑保忠遁逸,即乘驿先往,矫诏安抚,以缓其阴计。
⑵以翰在边久,宣力勤尽,特置是名以宠异焉。翰表让,不听。
阅读下面的文字.
扬州督同将军梁公,解组乡居,日携棋酒,游林丘间。会九日登高,与客弈,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视之,目面寒俭,悬鹑结焉,然意态温雅,有文士风。公礼之,乃坐。亦殊撝谦①。公指棋谓曰:“先生当必善此,何勿与客对垒?”其人逊谢移时,始即局。局终而负,神情懊热②,若不自已。又着又负,益愤惭。酌之以酒,亦不饮,惟曳客弈。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
方以一子争路,两互喋聒,忽书生离席悚立,神色惨沮。少间,屈膝向公座,败颡③乞救。公骇疑,起扶之曰:“戏耳,何至是?”书生曰:“乞付嘱圉人④,勿缚小生颈。”公又异之,问:“圉人谁?”曰:“马成。”先是,公圉役马成者,走无常,十数日一入幽冥,摄牒作勾役。公以书生言异,遂使人往视成,则僵卧已二日矣。公乃叱成不得无礼,瞥然间,书生即地而灭,公叹咤良久,乃悟其鬼。
越日,马成寤,公召诘之。成曰:“书生湖襄人,癖嗜弈,产荡尽。父忧之,闭置斋中。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父闻诟詈,终不可制止,父愤悒赍恨而死。阎摩王以书生不德,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于今七年矣。会东岳凤楼成,下牒诸府,征文人作碑记。王出之狱中 ,使应召自赎。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岳帝使直曹问罪于王,王怒,使小人辈罗搜之。前承主人命, 故未敢以缧绁系之。”公问:“今日作何状?”曰:“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公叹曰:“癖之误人也,如是夫!”
异史氏曰:“见弈遂忘其死;及其死也,见弈又忘其生。非其所欲有甚于生者哉?然癖嗜如此,尚未获一高着,徒令九泉下,有长死不生之弈鬼也。哀哉!”(《聊斋志异·棋鬼》)
①撝谦: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②懊热:懊,烦恼;热,温度高。懊热,犹烦躁。③颡:额头。④圉人:养马的人。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不遑:来不及。 |
B.辄逾垣出,窃引空处,与弈者狎垣:墙。 |
C.父愤悒赍恨而死赍:怀着。 |
D.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愆:罪过。 |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癖之误人”的一组是
①日携棋酒,游林丘间②自晨至于日昃,不遑溲溺③父愤悒赍恨而死
④促其年寿,罚入饿鬼狱⑤不意中道迁延,大愆限期⑥仍付狱吏,永无生期矣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①②④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生爱棋成癖,家产荡尽,父亲气死,他也不知悔改,最后被阎王减了寿数,罚进饿鬼狱。 |
B.梁公对书生以礼相待,起初以为他只是个爱好下棋的穷书生,直到他“即地而灭”后,梁公才明白他原来是鬼。 |
C.书生虽然酷爱下棋,但棋艺不精,与扬州督同将军梁公的客人下棋时,屡战屡败,最后只好跪地求饶。 |
D.书生在阴间时本来有个赎罪转生的机会,可他沉迷弈棋,误了给东岳泰山凤楼写碑记的期限,最后落得个永世不得超生的下场。 |
阅读下面文字
兰陵武王长恭,文襄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遂至金墉之下,被围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胄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
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膝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言,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可见!”遂饮药薨。赠太尉。
长恭貌柔心壮,音容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初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及讨定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曰:“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散,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节选自《北齐书·卷十一》)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列其赃表:表明 |
B.王既受朝寄寄:托付 |
C.长恭总其众总:统领 |
D.家事亲切亲切:切近 |
下列各项中,能分别表现高长恭勇武和宽容品性的最恰当的一组是:
A.①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②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 |
B.①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②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 |
C.①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②长恭独还,无所谴罚 |
D.①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②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长恭是皇上第四个儿子,当突厥入侵时,他率领五百人杀入敌阵,浴血奋战,终于扭转局势,建功邙山大捷。 |
B.高长恭很贪婪,在担任青州、瀛州刺吏期间,他大肆贪污受贿,被部属相愿发现后,他只好求他不要揭发检举自己。 |
C.高长恭外貌俊美,品德高尚,战功显赫,却因一言不合而横遭猜忌。为韬光养晦,他竟然盼着生病,有了病也不愿去治疗。 |
D.相愿为高长恭出主意,让他托病辞职以避灾免祸,高长恭深以为然,言听计从,但是最终仍未能幸免于难。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
(2)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
徐恪,字公肃,常熟人。成化二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中官怒,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出为湖广左参议,迁河南右参政。陕西饥,当转粟数万石。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弘治初,历迁左、右布政使。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王奏恪侵侮,帝赐书诫王。河徙逼开封,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恪言非便,遂寝。四年拜右副都御史,巡抚其地。
故事,王府有大丧,遣中官致祭,所过扰民,威化末,始就遣王府承奉。及帝即位,又复之,恪请如先帝制,并条上汰冗宫、清赋税、禁科扰、定赎例,草抽分数事,多议行。
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之。恪陈五不可,乃止。
恪素刚正。所至,抑豪右,祛奸弊,及为巡抚,以所部多王府,持法尤严,宗人多不悦。平乐、义宁二王遂讦恪减禄米、改校尉诸事。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至则值岐王之国,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
其党密构于帝,居一岁,中旨改南京工部右侍郎。恪上疏曰:“大臣进用,宜出廷推,未闻有传奉得者,臣生平不敢由他途进,请赐罢黜。”帝慰留,乃拜命。势要家滥索工匠者,悉执不予。十一年考绩入都,得疾,遂致仕,卒。《明史·列传第七十三》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恪以遒远请输直直:直接 |
B.恪言非便,遂寝寝:睡觉 |
C.故事,王府有大丧故事:旧例 |
D.其党密构于帝构:勾结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以所部多王府授以工科给事中 |
B.有议迁藩府三司于许州者御史李兴请于郧阳别设三司 |
C.至则值岐王之国夔州隶之 |
D.及为巡抚及帝即位,又复之 |
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徐恪刚正的一组是( )(3分)
①中官欲出领抽分厂,恪等疏争②恪以道远请输直,上下称便
③徽王府承奉司违制置吏,恪革之 ④户部督逋急,恪以灾变请缓其事
⑤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 ⑥势要家溢索工匠者,悉执不予
A.①②⑥ | B.①③⑥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化末年,王府有大丧,朝廷派中官致祭,经过之处骚扰百姓。皇帝即位,恢复过去的做法,就地派王府承办。 |
B.徐恪上奏,请求汰除冗官、清查赋税、禁止科扰、制定赎例、革除抽分等几件事,这些事经过讨论大多得以施行。 |
C.御史李兴请求在郧阳分别设置三司,割南阳、荆州、襄阳、汉中、保宁、夔州隶属它。徐恪陈述五点理由反对,此时最终被罢止了。 |
D.徐恪被调任南京工部右侍郎。他以“大臣晋升任用,应出于朝廷推荐为理由请赐罢黜。皇帝宽慰挽留,他才接受任命。 |
(1)断句。(3分)
勘无验坐恪入王府误行端礼门欲以平二王忿帝知恪无他而以二王幼降敕切责命湖广巡抚韩文与恪易任吏民罢市泣送数十里不绝属吏以羡金赆挥之去
(2)翻译.(7分)、
①请即遣恪等,将摭其罪,无所得乃已。(3分)
译文:
②中使携盐数百艘,抑卖于民,为恪所持阻不行。(4分)
译文: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晋,何厌之有?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