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上述材料出自哪位历史人物?
(2)材料一中的“舟”指什么,“水”指什么?
(3)从材料一中我们看出此人认识到了什么?针对此他做了哪些措施?
(4)由材料二可知此人因此被尊称为什么?他统治时期在我国历史上称之为?
(5)材料二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贞观新政和贞观之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友好交往,和平共处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陆地丝路之繁荣】
材料一丝绸之路以商队运输形式从中国到古罗马,连接了欧亚大陆的两端。丝绸之路流通着大量的、品种多样的手工业品和农产品。商人、传教士和其它一些旅行者,也带着他们的信仰、价值观念和宗教信念来自远方。
--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
(1)写出材料一中,往来于丝绸之路上的物品和文化。由此可知,丝绸之路在历史上起了什么作用?
【海上丝路之昌盛】
材料二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从1405年到1433年的28年间,郑和连续7次统率百艘巨舰,27000多名官兵,渡南洋,过印度洋,达红海,航程总计16万海里,历经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郑和每到一地,都以中国的丝绸和瓷器换取当地的特产或馈赠当地的国王,与当地居民公平交易,互通有无。不占别国一寸土地,未掠他人一分财富。
--《郑和下西洋--伟大的和平使者》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一带一路之复兴】
材料四 2015年3月,习近平在博鳌论坛上发表演讲,再次谈及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这一宏伟构想从历史深处走来,融通古今连接中外,承载着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发展繁荣的梦想,赋予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3)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古丝路崭新的时代内涵"的理解

著名学者富格逊在《文明世界》中认为西方繁荣富强的首要条件是"竞争":两三百年间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政治改革(君主立宪)、法国和美洲革命、工业革命等连串创新,令西方政治百花齐放、各阶层自由竞争,各有所成。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上文,完成下列表格的分类:

领域
标志性历史事件
思想
政治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
科技

(2)文艺复兴时期被誉为"人被发现"的时代,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3)写出英、法、美革命(改革)中颁布的重要文献。这些文献对西方社会起了什么共同影响?
(4)简述工业革命在西方繁荣富强的进程中的作用。
(5)综上所述,概括富格逊所说的"竞争"促进繁荣的几点要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孙中山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1866年,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
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后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
1894年6月, 上书李鸿章,提出改良主张,未被采纳。
1894年11月,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立志推翻清朝统治。
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1911年武昌起义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建立了中华民国。
1912年2月,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制订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3年以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革命斗争。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国共第一次合作。
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


材料二上海《商报》评价孙中山"不知有身,不知有家,不知有敌人,不知有危害,不知有艰难寝馈食息,必于救国,造次颠沛,不忘奋斗"
材料三孙中山曾说"吾辈即以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发展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
材料四 今年恰逢孙中山逝世90周年,海峡两岸纷纷举行各种活动,隆重纪念孙中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1892年至1894年间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什么变化?概括材料中有关孙中山在1894年-1912年期间的具体革命活动。
(2)材料二评价孙中山有五个"不知",你怎么理解?结合材料三,你能感受到孙中山怎样的精神品质?
(3)今天,海峡两岸的炎黄子孙共同纪念孙中山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20世纪以来,世界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改变了历史发展的面貌,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的事件是什么?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促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有哪些?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多少周年?
(5)二战后形成的"新的世界格局"是指什么?这一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指谁?
(2)材料中为显示"救国之梦"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实现"建国之梦"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这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正确道路?
(4)材料中使我国实现了"强国之梦"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事件是什么?该事件确立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5)为实现"我的中国梦",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你会怎么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