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它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一致性主要是
| A.驱逐帝国主义势力,打倒军阀 |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消灭私有制 |
| C.平均地权,满足农民土地要求 | D.召集国民会议,废除不平等条约 |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种潮流,不可抵抗这种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A.新文化运动 | B.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
| C.马克思主义传播 | D.社会主义革命 |
下表反映出近代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呈现的特征
| A.中国民族工业两次发展都是外向型的 |
| B.民族工业发展利用了大量外资 |
| C.帝国主义不愿中国实现工业化,而要中国永远作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
| D.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对中国民族工业进行压制 |
蔡元培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采取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这在当时的最主要意义是
| A.使各种思想能够平等竞争 |
| B.吸收消化“尊孔复古”的思想 |
| C.鼓励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 |
| D.缓和各种思想的矛盾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高潮的影响中最为深远的是
| A.民族资产阶级的进一步壮大 |
| B.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
| C.为民主革命的转变准备了最根本的因素 |
| D.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 |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工业的特征是
| A.在中国社会经济中逐步占统治地位 |
| B.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 |
| C.受到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
| D.受到封建势力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