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 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 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 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6mol/L |
| 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4.48L |
| 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0.2mol |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
| B.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 C.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
| D.除去粗盐中的硫酸盐应加入BaCl2溶液,离子反应为Ba2+ + SO42-=BaSO4↓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A.干燥Cl2 | B.检验K2CO3中的K+ | C.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 D.实验室制氨气 |
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主族元素,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 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18 mol e-
B.元素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不可能发生反应
C.含D的盐溶液既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显碱性
D.化合物AE与CE含有相同类型的化学键
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pH相同的①CH3COONa②NaHCO3③NaAlO2三份溶液中的c(Na+):②>③>① |
| B.将0.5 mol/L的Na2CO3溶液与amol/L的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 c(Na+)<c(CO32-)+c(HCO3-)+c(H2CO3) |
| C.10mL0.1mol/LCH3COOH溶液与20mL0.1mol/L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 c(OH-)=c(H+)+c(CH3COO-)+2c(CH3COOH) |
| D.25℃某浓度的NaCN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dmol/L |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 |
![]() |
![]() |
![]() |
| 盐桥中的Cl-移向ZnSO4溶液 |
a极附近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
粗铜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 |
正极反应式为: O2+4e-+2H2O=4O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