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实验室由纯净的铜屑制胆矾(CuSO4·5H2O)的实验流程如下:

溶解铜屑一种方案是:将铜屑加入到稀硫酸与双氧水的混和液中并用30~40℃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铜完全溶解,得到硫酸铜溶液。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反应温度不能超过40℃的原因是                               
③由硫酸铜溶液获得胆矾的操作依次为        、冷却结晶、        、洗涤、干燥。
(2)目前我国的火力发电机组绝大多数为燃煤机组,而以燃煤为主的电力生产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是制约电力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氮氧化物(NOx)是继粉尘和二氧化硫之后燃煤电站环保治理的重点。
①燃煤烟气脱硫的方法很多,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等。其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原理第一步是SO2+Ca(OH)2=CaSO3+H2O,然后再将产物氧化制成石膏,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燃煤烟气脱硝可采用氨(NH3)作为还原介质,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氮氧化物(NOx)与还原剂发生反应,生成无害的氮气和水,写出二氧化氮与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 保护水资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元素周期表1~20号元素的性质和递变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__________种,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有___________ (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2)属于稀有气体的是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下同)。
(3)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两种元素是___________。
(4)第三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___________(稀有气体除外)。
(5)推测Si、N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__强于___________(填化学式)。

W X Y Z 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
W 的阳离子和 Y 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 WY 的化合物;
Y Z 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
X Z 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
W X 能形成组成为 W X 2 的化合物;
X Y 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 X Y 2 的化合物。
请回答:
(1) W 元素是 Z 元素是
(2)化合物 WY W X 2 的化学式分别是
(3) Y Z 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
(4)写出 X Z 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 WZ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2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1molAB2分子中含有54mol电子,且有下列反应:
①H2+B2 C
②B2+X→Y+AB2+H2O
③Y+C→AB2+Z,已知Z有漂白作用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B2,X
Y,Z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

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而B的核电荷数比A大2,C原子的电子总数比B原子的电子总数多4。1mol A的单质跟盐酸反应可置换出11.2L(标准状况)氢气,这时A转变为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
试回答:
(1)A是元素,B是元素,C是元素。
(2)分别写出A、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跟C的气态氢化物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A离子的氧化性比B离子的氧化性(填“强”或“弱”),这是由于

A、B、C、D四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D同主族,B、C同周期。A、B组成的化合物甲为气态,其中A、B原子数之比为4∶1。由A、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乙和丙都为液态,乙中A、C原子数之比为1∶1,丙中2∶1。由D、C组成的两种化合物丁和戊都为固态,丁中D、C原子数之比为1∶1,戊中为2∶1。
(1)写出化学式,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_,丁_____________,戊_____________。
(2)丁和戊可以分别与丙发生化学反应,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C两元素的单质可以与A、C、D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构成燃料电池,请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