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在2 L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4NO2(g)+O2(g)2N2O5(g);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00 ℃>K350 ℃,且n(NO2)(单位:mol)随时间变化如下表:
时间(s) |
0 |
500 |
1000 |
1500 |
t1℃ |
20 |
13.96 |
10.08 |
10.08 |
t2℃ |
20 |
a |
b |
c |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如果t2℃<t1℃,那么a>b=c,且a=10+0.5b
C.如果t2℃<t1℃,那么t2℃达到平衡的时间介于1 000 s至1 500 s之间
D.如果t2℃>t1℃,那么b>10.08
工业上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可分二步进行,第一步二氧化锰与氢氧化钾共熔并通入氧气2MnO2 + 4KOH +O2 2K2MnO4 +2H2O;第二步:电解锰酸钾溶液:
2K2MnO4 +H2O 2KMnO4 +H2↑ +2 KOH 下列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氧化性:KMnO4>K2MnO4 >O2 |
B.根据上述过程,每生成1molKMnO4共转移6mol电子 |
C.第二步电解时阴极周围pH减小 |
D.第二步电解时,KMnO4在阳极区生成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的原子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 |
B.Fe3+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D.基态碳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
反应aX(g) + bY(g) cZ(g);△H=Q,有下图所示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是()
A.a+b < c, Q > 0 | B.a+b < c, Q < 0 |
C.a+b > c, Q > 0 | D.a+b > c, Q < 0 |
关于氢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冰、水和水蒸气中都存在氢键
C.DNA中的碱基互补配对是通过氢键来实现的
D.H2O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化合物,这是由于氢键所致
氨气分子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
B.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三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
C.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对电子,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
D.氨气分子是极性分子而甲烷是非极性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