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6—1729年,伏尔泰避居英国,潜心考察英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和文艺,回国后发表《哲学书简》(又名《英国书简》),宣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的成就,抨击法国的专制政体。据此可知
A.伏尔泰主张用暴力推翻法国专制政体 |
B.伏尔泰提倡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 |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鼓舞了法国大革命 |
D.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人物 |
古代中国“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盛行,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仍,这些均根源于
A.散漫自私意识 | B.血缘亲族团结 |
C.家族观念流行 | D.社会宗法观念 |
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到:“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她对全球化的态度是
A.全球化大潮可迎不可拒 | B.全球化要立足于本土化 |
C.全球化的本质是西方化 | D.全球化无异于洪水猛兽 |
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为缅怀周总理光辉的一生,老师制作了一张学习卡片(见下表)。根据老师所列周总理的主要事迹:
①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②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③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④参加重庆谈判,
同学们自上而上填写表格“主要事迹”一栏,正确的填写顺序是()
时间 |
主要事迹 |
评价 |
20世纪20年代 |
为国民革命培养了一批骨干力量 |
|
20世纪30年代 |
民族危亡的关键时期扭转了时局 |
|
20世纪40年代 |
争取实现国家的民主与和平 |
|
20世纪50年代 |
为新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贡献 |
A.①②④③
B.③②④①
C.④③①②
D.③②①④
“文革”给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造成重大破坏,主要表现在
①人民代表大会多年没有召开;②各级领导机关无法正常工作
③各种违宪违法行为不断;④社会极度混乱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中国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主要原因是
A.中美关系得到根本的改善 |
B.苏联解体后,世界政治力量失衡 |
C.不结盟运动发展的影响 |
D.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