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计多。”
——唐朝诗人皮日休
材料三: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说出该河的名称?其中心和起止点的具体名称(今天的地名)。
名称:                         B             C                     
(2)上述两则材料对“此河”的作用评价很高,对“此河”的开凿你有何看法?
(3)材料三中赵州桥建于何时?是谁设计建造的?它有何历史地位?
(4)材料三中的《金刚经》原藏于敦煌莫高窟,是什么时候印制的?它采用什么技术印制?它在今天看来有何价值?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隋朝的灭亡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年--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如下表:


美国
德国
日本
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生产下降
50%
40%
33%
1/3
对外贸易缩减
75%
70%
50%
2/3
失业人数
1700万
600万-800万
300万
3000万以上


材料二:罗斯福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材料三:日耳曼民族必须通过战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请完成:
(1)根据材料一,说出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2)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中心措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政府采用什么方式使美国经济逐步复苏?
(4)面对这次经济危机,德国是采用什么方式应对危机的?其结果如何?
(5)有人说罗斯福新政彻底消除了经济危机,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辉煌成果】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1)材料中“生产的革命”指什么?为什么说“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
(2)图一中机器谁发明的?它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3)图二中的人物有何成就?它把人类带入了什么时代?
(4)图三中的发明的出现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温室效应】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者阿伦尼鸟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5)依据材料的表述,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什么问题?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凭借军事优势,对亚洲、非洲和美洲进行了异常残酷的殖民征服,殖民地人民不断起而抗争。观察下面三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上图人物中,领导本国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是哪两位?( 2分)被许多南美洲国家共尊为“解放者”的是谁?
(2)美国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分)主要起草人是谁?
(3)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玻利瓦尔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三位人物反抗殖民统治的史实中,你有什么认识?

材料一: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
------恩格斯
材料二:恩格斯说: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请回答:
(1)请你说出材料一中需要产生巨人的社会经济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这位大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3)除材料二中这位大人物之外,请分别列举出这一时期的一名意大利巨人和英国巨人?
(4)西欧步入近代的时期,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人和世界被发现分别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读下段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 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1)材料一 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指什么?“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这次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
(3)结合材料,谈谈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4)
(4)党领导中国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过程中出现那些失误?失误的原因是什么?(2+3=5)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