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09年(1840-1949)沧桑巨变,换了人间。北京天安门,曾在1900年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蛮;在1919年见证了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的秋天,它终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在这峥嵘百年中经历无数的艰难坎坷。他们的业绩将永远载入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史册。
材料二: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1)“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什么?材料一中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指的是西方列强在1900年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这场战争的名称是什么?
(2)江泽民所说的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3)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是哪三位?请简要说明他们中某一位的历史功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00--1870年英国煤产量(单位:万吨)

年代
1800
1820
1830
1850
1860
1870
产量
1100
1740
2400
4940
8000
11000

-----摘编自《一个岛国的崛起》
材料二:见右图

材料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大大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它也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生活质量。
材料四: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烟囱、工厂、机器的轰鸣声,打破了恬静的田园生活……
材料五:中国气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国平均雾霾天数为52年来之最,安徽、湖南、湖北、浙江、江苏等13地均创下“历史纪录”。
(1)材料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英国工业革命期间,在动力方面的哪一重大技术进步显著地促进这一趋势的出现?
(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根据材料三、四分析科技革命的影响?
(4)材料五中出现的“雾霾”现象与材料一、二反映的趋势有何联系?对此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中期,俄国开始了工业革命,由于农奴制的存在,发展资本主义工业所需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国内市场受到限制,俄国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1868年某日本官员语
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俄国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这次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具体措施包括哪些?
(3)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反映的改革有何共同影响?
(4)我国目前在深化改革,俄日改革道路对我们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美国的崛起”为主题的探究活动,陈明同学选取了以下素材:
材料一: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和华盛顿纪念碑遥遥相望。有人说,是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是林肯拯救了美国。
材料二: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和平共处了。

材料三: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什么说华盛顿创立了美国,林肯拯救了美国?(4分)
(2)材料二中美国在发展中遇到的“两种制度之间的斗争”是哪两种制度?
(3)华盛顿创立美国,林肯拯救美国的事件对于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共同作用?
(4)材料三反映的是奥巴马当选为美国第56届总统。奥巴马当选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与林肯拯救了美国的事件中哪一文献有关。(2分)
(5)21世纪中国进一步发展,提出要实现中国梦,从美国崛起的历史中,对于我们实现中国梦有何借鉴?(2分,请写出2点以上)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进入14世纪,西欧开始出现新时代的曙光。新兴资产阶级为发财致富,尽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须冲破教会设置的各种清规戒律。于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封建统治相对薄弱的意大利悄然兴起。
材料二恩格斯说:“葡萄牙人……寻找的是黄金,黄金一词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上一个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东西。”
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区史或国别史的拼凑;之所以如此,绝不是因为历史学家们无能,而是由于那时的世界尚未连成一片。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请回答:
(1)材料所说的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什么?它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最先实现材料二中“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谁?材料二反映了他去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分析为什么说新航路开辟以后,才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历史。
(4)材料一所说的思想解放运动与材料三的新航路开辟有何共同影响?

材料一: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 这项法令的颁布,对于千百万灼烤于非正义殘焰中的黑奴,犹如带来希望之光的硕大灯塔,恰似结束漫漫长夜禁锢的欢畅黎明。
——摘自马丁·路德·金1963年的演讲
材料二:“一座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认为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体——我不期望这座房子倒塌——但我确实期望它停止分裂。
材料三:“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摘自《反分裂国家法》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他签署的《解放宣言》指的是哪一文献?
(2)材料二中的半自由的状态指的是当时美国南北方哪两种不同的经济制度?两种制度在19世纪中期矛盾无法调和,矛盾的焦点是什么?
(3)请依据材料一、二所学总结:这位“伟大的美国人”对美国历史的重要贡献有哪些?
(4)材料二与材料三共同反映了什么观点?
(5)材料二美国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成为国家分裂的隐患,而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提出了哪一构想使 “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