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农田生态系统中生长着大豆、杂草和田鼠。杂草中的菟丝子通过蔓状茎扎入大豆茎中吸收营养,而后菟丝子的根退化、叶子黄化失去光合作用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杂草和大豆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大豆、杂草、田鼠及细菌、真菌等生物共同构成________________。一场大火将该农田烧毁,一段时间后农田中又出现了杂草、田鼠等生物,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
(3)调查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数量,应采用__________法。为模拟该调查方法,生物小组同学使用玻璃球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先从布袋里的白玻璃球中随意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5个),换成相应数量的红玻璃球并放回布袋,摇匀后再抓出一把,经清点共12个(其中红玻璃球有4个),则布袋中原有玻璃球__________个,其中将白球换成红球相当于______________。
(18分)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细胞代谢的相关问题: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a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
当光照强度(大于、小于、等于)200lx时,细胞会表现出乙图细胞的生理状态。大棚种植蔬菜时,白天应控制光强为甲图中的__________(a、b、c、d)点最为理想。
(2)图丙表示某小麦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关系图,若细胞呼吸的底物是葡萄糖,在图丙a、b、c、d四种浓度中,氧气浓度为a的呼吸作用化学反应式;则在氧浓度为b时,进行的呼吸式有;氧气浓度为d时进行呼吸作用的化学反应式。
(3)若将小麦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植物对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mg/h) |
1.00 |
1.75 |
2.50 |
3.20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则昼夜不停地给予光照,该小麦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_________℃;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30℃的条件下,该植物能否生长? ,为什么?
。
根据题意回答相关问题
(1)下图是各种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的④⑥⑦等细胞器膜和②⑨共同构成细胞的,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在对此结构的研究中提出了______________模型。
2)如果将一个活的图乙细胞放入适宜浓度KNO3溶液中,将会出现 的现象。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点和结构特点.
3)图甲无细胞壁,图乙所示细胞壁的成份是。可用酶破坏图丙的细胞壁。
(2)如甲是小豚鼠的胰腺腺泡细胞,在胰腺细胞内部,酶的合成场所是 ;对酶进行加工和包装的场所是 ;除分泌小泡外,参与酶原颗粒分泌过程的非细胞器结构还有 ;
(3)若乙为根尖分生区细胞,细胞呈状态,不应该有的细胞器是和。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概率用分数表示)。
(1)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2)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_。
(3)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
(4)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
下列左图表示雄性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含量的变化情况,右图为细胞不同分裂时期图。请据图回答:
(1)左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和DNA变化曲线。
(2)该细胞分裂形成的一个子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处于C→D段的细胞名称是_____________,对应于右图_______(填图序号)
(4)F→G段对应于右图_____________(填图序号)
(10分)下列模式图表示植物体内有关体细胞的一些生命现象,分析后运用生物学术语准确回答:
⑴图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_,其意义是生物体_________、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⑵图中②过程表示_________,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图中③之后表示细胞继续分裂的过程,①②③④⑤生理过程中,表示—个完整细胞周期的依次是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