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A、B、C、D、E五种元素中有2种为非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均小于30。其中A、B、C、E的价电子层中均有2个未成对电子,A、B同族且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BA,属于原子晶体。回答下列问题:
(1)在地壳中A、B元素的含量的关系为 大于 (用元素符号回答)。
(2)AO2和BO2分别为A和B的最高价氧化物,两种氧化物中含有π键的物质的电子式
为 。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A或B与氧原子形成π键难易程度的差异 。
(3)C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其最高化合价为 。C单质晶体的堆积方式为 ,每个晶胞中实际占有C原子的个数为 。
(4)D与E同族且不相邻,D存在D2+和D3+两种常见离子,它们与K+及CN-能形成一种可溶性蓝色化合物,用作染料。它的结构单元如图所示,则在该晶体中n(CN-):n(K+):n(D3+):n(D2+)= ,该蓝色化合物可以由D3+与K4〔D(CN)6〕制得,也可由D2+与K3〔D(CN)6〕制得。请写出K4〔D(CN)6〕与Cl2反应生成K3〔D(CN)6〕的化学方程式 。
向含2 mol H2SO4和1 mol HNO3的混合稀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假设HNO3被还原的产物全部为NO。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生成的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
金属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活、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钠、铝、铁三种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各种氧化物中具有强氧化性的是(填化学式,下同);适宜做耐火材料的是。
(2)若Na2CO3粉末中混有少量NaHCO3杂质,最适宜的除杂方法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要除去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适宜的试剂是,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取少量FeCl2溶液,按下图所示操作,使其跟NaOH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5)向盛有氯化铁、氯化亚铁、氯化铜混合溶液的烧杯中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填序号)。
| A.有铜无铁 | B.有铁无铜 | C.铁、铜都有 | D.铁、铜都无 |
A、B、C、D、E、F、G、H、I均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前18号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
①A、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
②A和I相遇产生白;
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④将红热的铁丝伸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
⑤将点燃的镁条伸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
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
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
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在强光照射下产生A。
回答下列问题:
(1)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的化学式是,D的化学式是。
(4)写出实验室制I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0.6 mol NH3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与________mol H2O分子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
(2)2.3 g Na跟足量水反应,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
(3)现有以下物质:①NaCl晶体②干冰③稀醋酸溶液④汞⑤蔗糖(C12H22O11)⑥冰醋酸(纯净的醋酸CH3COOH);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
以上物质中能导电的是;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12分) 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0.3mol A、0.08mol C和一定量的B三种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左图所示[t0~t1阶段的c(B)变化未画出]。右图为t2时刻后改变容器中条件,平衡体系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且四个阶段都各改变一种条件,所用条件均不同。已知t4~t5阶段为增大容器体积(即减压)。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t1 = 30s,则t0~t1阶段以C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v(C) = ;t1~t2的平衡常数K =。
(3)若t2~t3阶段,C的体积分数在不断地变小,则此阶段没有平衡前v(正)v(逆)(填“>”、“=”或“<”)。
(4)t5~t6阶段改变的条件为; B的起始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