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甲和学生乙完成了下列实验,其中实验现象完全相同的是( )
|
学生甲 |
学生乙 |
A |
向NaH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
向盐酸中逐滴加入NaHCO3溶液 |
B |
向Al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
向NaOH溶液中滴加入AlCl3溶液 |
C |
向FeCl2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再通入Cl2 |
向FeCl2溶液中通入Cl2,再滴加KSCN溶液 |
D |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2 |
向BaCl2溶液中通入SO3 |
下列除去杂质(括号内物质为少量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乙烷(乙烯) H2(催化剂)催化加氢 |
B.乙酸乙酯(乙酸):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干燥、蒸馏 |
C.CO2(SO2):气体通过盛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D.乙醇(乙酸) NaOH溶液分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有机物燃烧只生成CO2和H2O,且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有机物的组成为CnH2n |
B.![]() |
C.![]() ![]() |
D.1mol![]()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二氯甲烷含有NA个二氯甲烷分子 |
B.1L 0.1mol/L乙酸溶液中H+数为0.1NA |
C.17.6g丙烷中所含的极性共价键为3.2 NA个 |
D.1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 NA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随着碳原子数的依次增加,烷烃中碳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无限趋近于6/7 |
B.戊烷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其习惯命名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 |
C.F 2、Cl2、Br2、I2熔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 |
D.原子序数为34号的元素属于长周期的主族元素 |
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做烹调的香料。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从八角茴香中可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也是合成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种药物“达菲”的前体。莽草酸的结构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莽草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莽草酸的分子之间可能发生酯化反应 |
B.莽草酸的分子式为C7H4O5 |
C.莽草酸中含有苯环 |
D.莽草酸不能使溴水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