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从秋到冬,在2012年岁末的中国上空,飘荡着一个温暖的词汇:梦想。展望今年,前望未来,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梦想。亿万个你我的小梦想,汇聚成国家的大梦想,民族的大梦想。
材料二:2012年11月29日,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材料三:“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万事民为先”、“接地气才能有底气”……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出的“好声音”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1)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和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我国各族人民的“梦想”分别是什么?
(2)“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3)为了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做到“实干兴邦”?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青少年的情怀和抱负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张某家境贫寒,自幼丧母。去年他从贫困的老家到广东打工。辛辛苦苦干了一年,本想拿到工资回家孝敬年迈的奶奶,但个体老板硬拖着不给。张某一气之下,头脑发热,在老板的屋里拉上电线,企图电死老板泄愤。幸好被人发现未造成严重后果。但张某因故意杀人(未遂)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在少管所,张某学到了一些法律知识,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悔恨,决心用法律为自己讨回公道。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写好起诉书寄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判决个体老板全额偿还张某的工资。张某拿着工资,不禁热泪盈眶。
(1)人民法院的两次判决体现出对人权的什么保障?
(2)张某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拿着自己辛苦钱,你认为悲喜交加的张某最想说什么?

在《西游记》里,唐僧师徒四人经受了妖魔鬼怪的种种诱惑。在诱惑面前,唐僧和沙僧意志坚定,不为所动;猪八戒贪图享受,屡屡中招;孙悟空火眼金睛,不仅能及时识破诱惑,而且能想尽办法降妖伏魔。
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什么道理?

考场上,好朋友有一道题不会做,请你帮忙,你怎样拒绝?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好朋友约你去游戏机房玩游戏,你怎样拒绝?你的好朋友被别人欺负了,拉你去为他“报仇”,你怎样拒绝?你的同学在抽烟,让你也抽一支,你怎样拒绝?

人生一世。不如意者常八九,而可与人言者仅二三。遇到不如意怎么办?怨天尤人,火气冲天,到出发无名火,不但丝毫不能改变自己的不利处境,反而只会增加新的矛盾,使自己陷入更深的苦恼深渊。
(1)随便发泄怒火有哪些危害?
(2)心中有怒火需要发泄,应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