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法创立特留份制度,它是指法律规定的遗嘱人不得以遗嘱取消的由特定的法定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遗嘱人在设立遗嘱时,如果没有给特留份权利人保留法定的份额,则其相应部分的处分无效。这表明特留份制度
| A.是后来世界各国公法和私法的渊源 | B.体现了公民在私法范围内的平等原则 |
| C.确立了财产无限制私有的法律观念 | D.体现了平民财产继承关系的平均思想 |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其核心主张足世俗权力()
| A.只能在上帝的委托下行使 | B.可以拯救天主教徒的灵魂 |
| C.应当高于罗马教会的权力 | D.必须配合教会维护社会秩序 |
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古希腊 | B.启蒙运动 | C.文艺复兴 | D.宗教改革 |
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审理涉外案件的原则,既不能套用罗马公民法,也不能完全依照异邦人本民族的法例,而是互相参照通融权衡,取得一些双方同意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便称自己凭据的是万民通用之法,因此形成万民法的概念。由此可见,罗马万民法的特点是()
| A.形式化 | B.强制性 | C.主观性 | D.实用性 |
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 A.反对直接的民主 |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
| C.反对问政于民 |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对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