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Cl2是工业上常用的硫化剂,实验室制备的方法有2种:已知在S2Cl2中硫元素显+1价,电子式:
,它不稳定,在水中易发生歧化反应 (一部分硫元素价态升高,一部分降低)。反应涉及的几种物质的熔沸点如下: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制备 (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中盐酸通常采用36.5%的浓溶液,不用稀盐酸的理由是
(3)D中冷凝管起到导气和冷凝回流双重作用。这种冷却装置可应用于下列高中化学中 实验。
A.石油分馏 | B.制备乙烯 | C.制取乙酸乙酯 | D.制取溴苯 |
(4)B装置中盛放的是 ,反应结束后从锥形瓶内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方法是 ,D中采用热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5)A装置仪器装配时,整套装置装配完毕后,应先进行 ,再添加试剂。实验完毕,拆除装置时,应先将E中长导管移开液面,目的是
(6)实验过程中,若缺少C装置,则发现产品浑蚀不清,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实验完毕,当把剩余浓盐酸倒人E烧杯中与吸收了尾气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时,发现有少量黄绿色刺激性气体产生,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实验室用铜制取硫酸铜,将适量硝酸分多次加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加热使之反应完全,通过蒸发、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1)为了节约原料,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最佳为____________;
为了吸收该反应中产生的尾气,可选择的最佳装置是_______________。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如下设计:
方案1:以空气为氧化剂。将铜粉在仪器N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
方案2:将空气或氧气直接通入到铜粉与稀硫酸的混合物中,发现在常温下几乎不反应。向反应液中加少量FeSO4,再通入空气或氧气,即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反应完全后,加物质甲调节pH ,铁元素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一般认为铁离子的浓度下降到10-5 mol·L-1,就认为沉淀完全),然后过滤、浓缩、结晶。
(已知:Ksp[Cu(OH)2]≈10-22, Ksp[Fe(OH)3]≈10-38)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案1中的N仪器名称是 ______________。
②为了使铁元素全部沉淀,应调节pH至少为_________。
③方案2中甲物质可选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aO | B.NaOH | C.CuCO3 | D.Cu2(OH)2CO3 E.Fe2(SO4)3 |
④反应中加入少量FeSO4可加速铜的氧化,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
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1)粗食盐常含有少量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纯NaCl的流程如下:
提供的试剂:饱和溶液饱和
溶液
溶液
溶液
溶液
(1)①欲除去浊液I中的离子,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为(只填化学式),检验溶液中
沉淀完全的操作为。
②加盐酸的目的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③如果在实验室中完成下列过程,甲、乙两个过程均要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是
甲,乙。
(2)工业上用惰性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盐酸,写出电解饱和食盐水的化学方程式;用试纸检验电解食盐水阳极产物的方法是。
本题包括A、B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定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题评分。
A.尿素(H2NCONH2)可用于制有机铁肥,主要代表有 [Fe(H2NCONH2)6](NO3)3 [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
⑴基态Fe3+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⑵尿素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⑶[Fe(H2NCONH2)6](NO3)3中“H2NCONH2”与Fe(Ⅲ)之间的作用力是。与NO3—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化合物是(写化学式)。
⑷CO2和NH3是工业上制备尿素的重要原料,固态CO2(干冰)的晶胞结构如右图所示。
1个CO2分子周围等距离且距离最近的CO2分子有个。
②铜金合金的晶胞结构与干冰相似,若顶点为Au、面心为Cu,则铜金合金晶体中Au与Cu原子数之比为是。
B.脱氢醋酸是一种难溶于水的低毒、高效广谱抗菌剂,可由乙酰乙酸乙酯经脱醇缩合而成,反应原理为: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反应器中加入乙酰乙酸乙酯、少量催化剂和数粒沸石,在瓶口安装分馏装置。
②低温加热(不超过85℃)60~70min;然后大火加热蒸出乙醇。
③将反应液趁热倒入烧杯中,冷却到室温,有柠檬黄色晶体析出。
④将柠檬黄色晶体转移至圆底烧瓶B中,加水15mL,滴入1滴硫酸,进行水蒸气蒸馏(如图所示)。从水蒸气蒸馏液中经抽滤可分离出脱氢醋酸,再烘干即得成品。
步骤①中加入沸石的目的是。
步骤②中,在60~70min内低温加热的目的是,然后大火加热蒸出乙醇的目的是。
步骤④中水蒸气蒸馏装置中烧瓶A的作用是,玻璃管的作用是。
用测得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可以检验所得产物是否纯净,测得相对分子质量通常采用的仪器是。
(12分)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研究乙醇氧化的实验并验证其产物,设计了甲、乙两套装置(图中的夹持仪器均未画出,“△”表示酒精灯热源),每套装置又可划分为①、②、③三部分。仪器中盛放的试剂为:a—无水乙醇(沸点:78℃);b—铜丝;c—无水硫酸铜;d—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1)简述两套方案各自的优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中两套方案的优点,组成一套比较合理完善的实验装置,可按气流由左至右的顺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如甲①,乙②)。
(3)若要保证此实验有较高的效率,还需补充的仪器有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能验证乙醇氧化产物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中,若撤去第①部分,其它操作不变,则无水硫酸铜无明显变化,其余现象与(4)相同,推断燃烧管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考工业制硝酸的化学原理,在实验室用下列各装置进行组合来制备硝酸并验证硝酸的性质(所给装置必须用到并且只能用一次,各装置中的试剂均足量。已知常温下CaCl2能吸收氨气)。
(1)装置的连接顺序为(用a、b、c、d等字母表示):b接( ),( )接( ),( )接( )。
(2)写出氨气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进行实验时,装置A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
(4)能证明有硝酸生成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开始时,下列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____
a.先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再由导管a通入空气
b.先由导管a通人空气,再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
c.在由导管a通人空气的同时,加热A装置中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