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雾霾天气多次肆虐我国中东部地区。其中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之一。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2CO2(g)+N2(g)
①对于气相反应,用某组分(B)的平衡压强(PB)代替物质的量浓度(CB)也可以表示平衡常数(记作KP),则该反应的KP=- 。
②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 0。(选填“>”、“<”)
③在某一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O、CO发生上述反应,测得正反应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已知:t2 --tl=t3-t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编号)
A.反应在c点未达到平衡状态
B.反应速率a点小于b点
C.反应物浓度a点大于b点
D.NO的转化率:tl~t2>t2~t3
(2)煤的综合利用、使用清洁能源等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合成氨工业原料气的来源之一水煤气法,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有下列反应:
①
②
③
①△H3和△H1、△H2的关系为△H3= 。
②在恒温条件下,将l mol CO和1 mol H2O(g)充入某固定容积的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有50%的CO转化为CO2。在tl时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 mol H2O(g),请在图中画出tl时刻后H2的体积分数变化趋势曲线。
③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工厂用水煤气为原料合成甲醇,恒温条件下,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到达平衡时,测得CO、H2、CH3OH分别为1 mol、1 mol、1 mol,容器的体积为3L,现往容器中继续通人3 mol CO,此时v(正) v(逆)(选填‘‘>”、“<’’或“=”),判断的理由 。
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某学生想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他将5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______,烧杯间填满碎塑料泡沫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 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的盐酸跟50mL 0.55 mol/L的NaOH溶液进行反应,
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求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填“相等”
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某些植物树叶提取的挥发油中含有下列主要成分:
(1)有关A、B、C三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均能发生加聚反应 b.只有B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
c.均不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d.只有C能发生银镜反应
(2)A中苯环上的一卤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3)0.5molB与足量的溴水充分反应,消耗mol单质溴。
(4)已知:有机物C9H8O发生如下反应:
![]() |
则C9H8O的结构简式为。
(5)写出A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
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以制备硫、铁的化合物。
(1)黄铜矿的组成元素中,属于副族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写名称,下同);属于主族元素的是_____,它位于周期表的位置是__________,它的原子半径________Cl的原子半径(填“>”、“<”或“=”,下同),它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HCl。
(2)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填元素符号),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S2O82-+2I-=2SO42-+I2,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对上述反应的催化过程:①(请配平),②S2O82-+2Fe2+=2SO42-+2Fe3+。
(一) 欲配制500mL0.2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称取g Na2CO3·10H2O。
(2)配制该溶液所用的仪器有 ____。
(3)下列操作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的是()
A.容量瓶未干燥即用来配制溶液 | B.往容量瓶转移溶液时有少量液体溅出 |
C.未洗涤溶解固体的烧杯 |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
(二)某化学小组在实验室用下图提供的仪器制备溴乙烷。
已知:
①反应原理:NaBr+H2SO4(较浓)△="==" NaHSO4+HBr
HBr+C2H5OHC2H5Br+H2O
②反应物用量:NaBr(S)25g,无水乙醇15mL,浓H2SO4 30mL,水15mL
③溴乙烷和乙醇的部分物理性质如下表
密度/g·mL-1 |
沸点/℃ |
溶解性 |
|
溴乙烷 |
1.461 |
38 |
难溶于水 |
乙醇 |
0.789 |
78 |
易溶于水 |
回答下列问题:
(4)连接上述仪器的顺序是:1接( )接( )接( 4 )接( 3 )接( )(填数字)。你认为反应后溴乙烷在(填“烧瓶”或“烧杯”)中
(5)由于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反应产生副产物,使粗制溴乙烷常呈黄色,该副产物是(写化学式),除去该杂质的试剂和方法是,为了减少该副产物的生成,根据加入的反应物,本实验采取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措施。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MgCO3、Al2(SO4)3、Na2SO4、Ba(NO3)2、AgNO3和CuSO4中的若干种。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①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静置,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
②取溶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
③取①中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
(1)请根据所给实验现象写出每一步实验得出的结论(如肯定存在的物质或肯定不存在的物质等)与理由。
结论 |
理由 |
|
① |
||
② |
||
③ |
(2)通过上述实验仍无法确定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离子方程式:
① 步骤③确定的物质溶解在足量稀硝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稀氨水中通入过量的步骤③产生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