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几千年文明积淀的精华,是优秀的政治文化遗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德国历史学家西格佛里斯劳菲尔指出:“这两条原则,即所有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所有决定必须以多数人的意志为基础,是古代民主政治和现代民主政治相似的特征……所以现代政治思想起源于古代雅典。”
——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材料二 遵守宪法是孙中山对袁的另一要求,宪法制定之前,先制定临时约法,3月7日。临时参议院开始讨论,3月11日公布,规定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总统、国务员行使统治权。人民一律平等……(均在法律上享有)诉讼、任官、考试、选举、被选举权利、立法权由参议院行使。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总统总揽政务,统率陆、海军,任命文武职员,但制定官制、官规,任命国务员、大使、公使及宣战、媾和、订立条约则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命令,公布法律及命令,均须国务员副署。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分析《临时约法》规定的中央政府组织机构的蓝本及其所包含的民主因素(10分,不得摘抄原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任何理解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开创中国人民民主的全新阶段?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直(连日值班)者多虑漏泄军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三: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全球通史>
材料四

(1) 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当时的皇帝欲下令治理黄河,试简要说明在中央从决策到具体实施的基本程序?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什么?军机处设立有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应的是什么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该制度有什么特点?
(4)根据材料四中的地图回答元朝在地方实行的是什么制度?该制度的实施有何意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法、美三国的历史实践,昭示了迈向民主制度的三种方案。第一种是英国的“贵族+演化”道路,特点是重视自由胜于重视平等。第二种是法国的“专制集权+革命”方式,特点是重视平等胜于重视自由。第三种是美国的“宪政民主”立国,特点是对平等和自由都给予了均等的重视。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材料二
“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较小的改革家……如果当初由专制君主来完成革命,革命可能使我们有朝一日发展成一个自由民族,而以人民主权的名义并由人民进行的革命,不可能使我们成为自由民族。”
——托克维尔(法国)《旧制度与大革命》
“假若十八世纪的君主们能够致力于渐进性的改革环境,为了进步性的提高而做有益的进步性的调节,那他们的臣民就不会被迫通过流血和暴力去寻找轻率和破坏性的革新。”
——杰斐逊(美国)
(1)根据材料一,概述英、法、美三国迈向民主制度三种方案各自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托克维尔和杰斐逊观点的异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观点出现的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活动造成大气环境污染与破坏,最早可追溯到人类开始用火的上古时期, 柴薪的燃烧、草地和森林火灾,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 人类真正认识大气污染是在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之后。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曾详细地描述了当时英国工业发源地曼彻斯特的污染状况,他指出:“从烟囱里喷出的浓烟,弥漫于城市上空,使大气混浊。”英国伦敦在1873年、 1880年、1892年、1952年先后多次发生由于燃煤造成的烟雾中毒事件,造成了大量市民患病死亡。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范围更大、情况更加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汽车尾气的排放,美国洛杉矶的夏季,经常出现光化学烟雾。欧洲由于燃煤造成大气污染,使北欧许多国家降酸雨,多次引起国际争端。在 20世纪6o年代后期,各国人民的反公害斗争此起彼伏,环境保护运动兴起,环保主义者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到了 70 年代,人们除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外,还认识到地球上人类生存环境所必须的生态条件正在日趋恶化;人口增长过快、森林过度采伐、沙漠化面积扩大、水土流失加剧、不可更新的资源过度消耗,所有这些都向今天的社会和人类提出了挑战。
在此期间, 联合国及其有关机构召开了一系列会议,1972年联合国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各国政府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着手治理环境污染。许多国家用于防治大气污染的投资大幅度增加,相继制定了有关空气质量法、大气污染控制法,加强了严格的环境管理,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一些国家的大气污染基本上得到控制,环境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环境问题演变的特点。 (12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改善的主要原因及启示。

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遭受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民族尊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列举两例1840年至1911年期间列强主要的侵华战争,并分别简述其对中国社会性质变化造成的主要影响。
(3)面对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国农民阶级发动了什么运动?运动前期提出了怎样的建国纲领?为何没能得到实施?

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第一章总纲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三章参议院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
第二十九条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六章法院
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
第五十一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某一年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

材料三:
第一章总 纲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这部约法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其颁布的历史意义。
(2)材料二中《人民日报》报道的会议召开于哪一年?这次会议通过的宪法具有怎样的性质?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新中国确立了哪三大政治制度?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