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送严士元
刘长卿[注]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君去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注] 刘长卿,中唐诗人,官至监察御史,屡次遭贬。
“闲花落地”和“草绿湖南”都在写景。从表现手法上看,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异?请简要回答。(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主要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试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筱:细小的竹子。娟娟,秀美。②裛:通“浥”,滋润。冉冉,阵阵。
“风含翠筱娟娟净”中“含”耐人寻味,历来为人所赞,请赏析它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颔联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题。
盐角儿·亳社观梅
(宋)晁补之
开时似雪,谢时似雪,花中奇绝。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彻。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直饶更、疏疏淡淡,终有一般情别。
请结合全词内容,说说作者笔下的梅花主要有哪些特点?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占溪风,留溪月,堪羞损、山桃如血”一句用到了哪些手法?试作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行香子·过七里滩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算当年、虚老严陵。君臣一梦,今古空名。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
【注】七里滩,又名严陵滩,即当年严光垂钓处。严陵,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同学,不受高官,垂钓于风光秀丽的富春江七里滩。
(1)上片中的“鱼翻藻鉴,鹭点烟汀”一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其中的“翻”“点”
二字用得绝佳,请任选一字赏析。
(2)请根据上下文,分析“但”在词中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小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杜宇即杜鹃,总在春末时候叫,叫声似“不如归去”。
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宇”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