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下列操作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溶液时,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B.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用10 mL的量筒量取5.0 mL液体溶质时俯视读数
C.用天平称量20.5 g某物质,砝码和药品的位置放反,所得药品的质量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定容时俯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浓度
(Ⅱ)现有下列仪器或用品:
a铁架台(含铁圈、铁夹);b锥形瓶;c滴定管;d烧杯(若干);e玻璃棒;f胶头滴管;g托盘天平(含砝码);h滤纸;i量筒;j漏斗;k温度计
现有下列试剂:
A.NaOH固体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镁溶液 D.蒸馏水
试填空:
(1)如图分别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判断及读数(虚线刻度)不正确的是 。
A.①是量筒,读数为1.5 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0 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2.50 mL
D.①是温度计,读数是1.50 ℃
(2)配制100 mL 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时,还缺少的仪器有 。
(3)除去Mg(OH)2中混有的少量Ca(OH)2,可以用到的试剂是 (选填序号),操作方法是 、 、洗涤。
完成上述操作,上述仪器或用品用到的有 (从上述仪器或用品中选择,填上相应序号)。
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下图是某工厂从海水中提取镁的主要步骤。学生就这个课题展开了讨论。学生就这个课题提出了以下问题:(一)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富集
有三个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学生甲的观点:直接往海水中加入沉淀剂。
学生乙的观点:高温加热蒸发海水后,再加入沉淀剂。
学生丙的观点:利用晒盐后的苦卤水,再加入沉淀剂。
通过分析比较你认为学生的观点正确(填学生序号),简述理由:
。
(二)在海水提镁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对镁离子的分离?
(1)为了使镁离子沉淀下来,并充分利用当地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资源,加入的足量试剂①是(填化学式)。
(2)加入试剂①后,能够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填标号字母)
A.蒸馏 | B.过滤 | C.萃取 | D.分液 |
(3)加入的足量试剂②是(填化学式)。
(4)写出由无水MgCl2制取金属镁的化学方程式
A、B、C、D、E、F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元素 |
有关信息 |
A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相等 |
B |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 |
C |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66pm |
D |
与A同主族,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易溶于水 |
E |
原子半径为104pm,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3 |
F |
单质为有色的气体 |
(1)D2C的电子式;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沸点:A2CA2E(填“>”或“<”或“=”)。
(3)E的非金属性比F(填“强”或“弱”),并用化学事实加以说明(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4)化合物甲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量为84,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写出甲在水溶液中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在50mLH2O2水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锰,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溶液的体积保持50mL不变,则在前五分钟H2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mol/(L·min)。
(3)试解释A、B、C各点所表示的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
(6分) 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通过实验测出,反应前后①烧杯中的温度升高,②烧杯中的温度降低。由此判断NaOH溶液跟盐酸的反应是(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Ba(OH)2· 8H2O跟NH4Cl的反应是(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②中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
(10分)下图①到⑩分别代表反应中的一种物质,且它们均为化学中的常见物质
(1)①的化学式为,⑤和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室由⑧制取⑨的离子方程式为,
⑨转变为⑩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⑨转变为⑩的反应现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