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龙眼与伞 迟之建
①大兴安岭的春雪,比冬天的雪要姿容灿烂。雪花仿佛沾染了春意,朵大,疏朗。它们洋洋洒洒地飞舞在天地间,犹如畅饮了琼浆,轻盈,娇媚。这种雪下得时间不会长,也就两三个小时。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山、树、房屋和行走的人,在雪花中闪闪烁烁,气象苍茫而温暖,令人回味。
②去年,我在故乡写作长篇《额尔古纳河右岸》。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正写得如醉如痴,电话响了。是妈妈打来的,她说,我就在你楼下,下雪了,我来给你送伞,今天早点回家吃饭吧。
③没有比写到亢奋处遭受打扰更让人不快的了。我懊恼地对妈妈说:“雪有什么可怕的,我用不着伞,你回去吧,我再写一会儿。”妈妈说:“我看雪中还夹着雨,怕把你淋湿,你就下来吧!”我终于忍耐不住了,冲妈妈无理地说:“你也是,来之前怎么不打个电话,问问我需不需要伞?我不要伞,你回去吧!”
④我挂断了电话。听筒里的声音消逝的一瞬,我马上意识到自己犯了最不可饶恕的错误!我跑到阳台,看见飞雪中的母亲撑着一把天蓝色的伞,微弓着背,缓缓地朝回走。她的腋下夹着一把绿伞,那是为我准备的啊。我想喊住她,但羞愧使我张不开口,只是默默地看着她渐行渐远。
⑤也许是太沉浸在小说中了,我竟然对春雪的降临毫无知觉。从地上的积雪看得出来,它来了有一两个小时了。确如妈妈所言,雪中夹杂着丝丝细雨,好像残冬流下的几行清泪。做母亲的,怕的就是这样的泪痕会淋湿她的女儿啊!而我却粗暴地践踏了这份慈爱!
⑥从阳台回到书房后,我将电脑关闭,站在南窗前。窗外是连绵的山峦,雪花使远山隐遁了踪迹,近处的山也都模模糊糊,如海市蜃楼。山下没有行人,更看不到鸟儿的踪影。这个现实的世界因为一场春雪的造访,而有了虚构的意味。看来老天也在挥洒笔墨,书写事态人情,我想它今天捕捉到了的最辛酸的一笔。
⑦雪停了。黄昏了。我锁上门,下楼,回妈妈那里。做了错事的孩子最怕回家,我也一样。朝妈妈家走去的时候,我觉得心慌气短。妈妈分明哭过,她的眼睛红肿着。我向她道歉,说我错了,请她不要伤心了,她背过身去,又抹眼泪了。我知道自己深深伤害了她。我虽然四十多岁了,在她面前,却依然是个任性的孩子。母亲看我真的是一副悔过的表情,便在晚餐桌上,用一句数落原谅了我。她说:“以后你再写东西时,我可不去惹你!”
⑧《额尔古纳河右岸》初稿完成后,我来到了青岛。那正是春光融融的五月天。有一天午后,青岛大学的刘世文老师来看我,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她对我说,她这一生,最大的伤痛就是儿子的离世。刘老师和爱人因为工作忙,孩子自幼就跟着爷爷奶奶在沈阳生活。十几年前,她的孩子从沈阳的一个游乐园的高空意外坠下身亡。事故发生后,沈阳的亲属给刘老师打电话,说她的孩子生病了,想妈妈,让她回去一趟。刘老师说,她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觉得儿子可能已经不在了,否则,家人不会这么急着让她回去。刘老师说她坐上开往沈阳的火车后,脑子里全都是儿子的影子,他的笑脸,他说话的声音,他喊“妈妈”时的样子。她黯然神伤的样子引起了别人的同情,有个南方籍旅客抓了几颗龙眼给她。刘老师说,那个年代,龙眼在北方是稀罕的水果,她没吃过,她想儿子一定也没吃过。她没舍得吃一颗龙眼,而是一路把它们攥在掌心,想着带给儿子…… 那个时刻,我的眼前蓦然闪现出春雪中妈妈为我送伞的情景。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
(选自《读者》2014年第2期)文章为什么以“龙眼与伞”为题?
第③-⑤段中“我”的心理状态经历了从“ ”→“ ”→后悔→“ ”的变化过程。
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
(1)对文中划线句子进行赏析
站在窗前,等于是看老天上演的一部宽银幕的黑白电影。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章第⑥小节加点的“最辛酸的一笔”具体指什么。文章结尾说“母爱就像伞,把阴晦留给自己,而把晴朗留给儿女。母爱也像那一颗颗龙眼,不管表皮多么干涩,内里总是深藏着甘甜的汁液”,在你心目中,母爱是什么?请仿照文中的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理由(不超过80字)
仿句: 理由:
阅读刘义庆的《改过自新》一文,完成小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①,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额虎,并皆暴犯②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③”,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④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⑤。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⑥,终无所成。”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⑦邪?”处遂改励⑧,卒为忠臣孝子。
【注】①凶强侠气:凶暴强悍、任性使气。②暴犯:侵害。③三横(hèng):三害。④冀:希望。⑤二陆:指陆机与陆云。陆机世称陆平原,陆云世称陆清河。⑥蹉跎:虚度光阴。⑦彰:显露。⑧改励:改过自勉。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为”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义兴人谓为“三横”
A.又为活板 | B.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
C.每字为一印 | D.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且人患志之不立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周处成长的经历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约法三章
汉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2)。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3),封皇帝玺符节,降枳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4)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5),偶语者弃市(6)。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7)。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8)。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注](1)汉元年:指刘邦被封为汉王后的第一年,即公元前206年。(2)沛公:即汉高祖刘邦。霸上;古地名。(3)组:绳索。(4)怀王:即楚怀王。(5)族:灭族,杀害违犯者及其亲属。(6)偶语:相对私语。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在街头,称为弃市。(7)关:指函谷关,古代要塞、天险。(8)吏人:指当时的大、小官员。案堵:同“安堵”,即安定。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且人已服降
(2) 偶语者弃市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文言字词。
(1)固以能宽容_______________(2)父老苦秦苛法久矣___________
(3)先入关者王之_____________(4)人又益喜___________把文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赢得了胜利,请你就此文分析他取得胜利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说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只)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①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②,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②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人之为虎食者故:所以 |
B.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寝:坐卧 |
C.何足怪哉足:足够 |
D.然虎之食人不恒见恒:常常 |
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2)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作者在本文中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对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仙则名(出名著名) |
B.谈笑有鸿儒(大) |
C.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弄,这里指弹奏) |
D.无丝竹之乱耳(混乱) |
下列句子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云:何陋之有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B.水陆草木之花无丝竹之乱耳 |
C.不足为外人道也中轩敞者为舱 |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学而时习之 |
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
把上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文言文阅读
愚医治驼
昔有医人,自媒⑴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⑵。"一人信焉,而使治驼,乃索板二片,以一置地下,卧驼者其上,又以一压焉,而即屣⑶焉,驼背随直,亦复随死。其子欲鸣⑷诸官,医人曰:"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
【注】 1.媒:介绍;夸耀2.如矢:像箭杆一样(直)
3.屣(xi):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践踏。4.鸣:申诉;控告。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①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②一人信焉()
③乃索板二片()④其子欲鸣诸官()翻译下列句子
①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
②我业治驼,但管人直,那管人死。读完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