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耜经》记载:“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江东之田器尽于是。”这一农具
A.由西域传入 | B.属水力灌溉工具 |
C.在东汉时普遍使用 | D.最早出现于江南地区 |
甲午年状元张謇被甲午战争的败局震惊,毅然挂冠从商。此举表明他()
①把救亡图存作为当务之急②视创办实业为救国之要途
③用实际行动来批判科举制度 ④认为经济是政治改革的基础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观察近代前期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示意图,其中发展最快时期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调整财税政策 | B.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 |
C.南京临时政府倡导发展实业 | D.帝国主义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
1914~1920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的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同一时期进口货物的数量却大幅度减少。导致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五四运动 | B.中国民众的抵制日货运动 |
C.第一次世界大战 | D.中国工人阶级的罢工斗争 |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其原因之一是()
A.晚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
B.中华实业团等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纷纷涌现 |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
“中国内江外流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无事可以运官粮客货,有事可以载援兵军火,解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 以上言论应出自()
A.洋务派 | B.资产阶级维新派 | C.民族资本家 | D.资产阶级革命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