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光能和光催化剂,可将 CO2和 H2O(g)转化为 CH4和 O2。紫外光照射时,在不同催化剂(Ⅰ,Ⅱ,Ⅲ)作用下,CH4产量随光照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1)在0~30 小时内,CH4的平均生成速率 v、v和v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反应开始后的 12 小时内,在第________种催化剂作用下,收集的 CH4最多。
(2)将所得 CH4与 H2O(g)通入聚焦太阳能反应器,发生反应:CH4(g)+H2O(g) CO(g)+3H2(g)。该反应ΔH=+206 kJ·mol-1
①画出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标注)。
②将等物质的量的CH4和 H2O(g)充入 1 L 恒容密闭反应器中,某温度下反应达到平衡,平衡常数 K = 27,此时测得 CO 的物质的量为 0.10 mol,求CH4的平衡转化率(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已知:CH4(g)+2O2(g)=CO2(g)+2H2O(g)ΔH=-802 kJ·mol-1
写出由 CO2生成 CO 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由镁铝合金制备硫酸铝晶体”的实验。

(1)镁铝合金中加NaOH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画出金属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固体A的化学式为
(2)写出硫酸铝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操作②包含的步骤有蒸发浓缩、、过滤、干燥。
(3)该兴趣小组为测定镁铝合金中各组成的质量分数,设计如图装置,则需要测定的数据有 、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Cl2的相关性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①写出Cl2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通入Cl2后,从集气瓶A、B的现象可得出的结论是;从化学实验的安全环保角度考虑,你认为还应增加的装置是
(2)①如图所示,上述实验过程中,不会产生气体的是

②写出反应D的化学方程式
(3)碘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食盐中加入碘元素能有效防止缺碘引起的疾病。以前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KI),放置一年后,碘流失约92%。现在食盐中加入碘酸钾(KIO3),在相同条件下碘仅损失约7%。
①食盐中加入碘化钾的碘损失率高的原因是
②萃取碘水中的碘时,一般选用的试剂是(填字母)
A.酒精      B.四氯化碳    C.醋酸 D.硝酸银溶液
③可用盐酸酸化的碘化钾和淀粉溶液检验食盐中的碘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KI+KIO3 + 6HCl =" 6KCl" + 3I2 + 3H2O,反应的现象是

已知 2Na2O2+2CO2=2Na2CO3+O2,因此Na2O2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里作供氧剂。
(1)请在答卷上用双线桥法标出上述方程式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 是还原剂,是还原产物。
(3)若转移3mol电子,则所产生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I II
(1)写出上述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利用装置I分离乙酸(沸点118℃)和乙酸乙酯(沸点77.1℃)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实验时仪器②中冷却水的进口为(选填“f”或“g”)。
(3)现需配制250 mL 0.2 mol·L-1 NaCl溶液,装置II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有两处错误分别是

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下图所示装
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 = 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
Na2CO3

(1)装置乙的作用是。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需要进行吸收处理。
(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NaHCO3转化为Na2C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 min的NaHCO3 样品的组成进行了以下探究。
取加热了t1 min的NaHCO3样品29.6 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则曲线c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若取21. 0 g NaHCO3固体,加热了t2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l4.8 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 mL 2 mol·L-1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