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同时许多城市有车族却发出如此感叹。下面请看武汉市某居民小李一家的烦恼。
烦恼一:小李每天开车上下班几乎都要用2个小时才能走完1个小时的车程。原因:堵车。
烦恼二:虽然家住十五楼,但小李一家都不太敢开窗,街上车流的声音和尾气实在是让人难受。原因:污染。
小李因此“上书”市政府,要求政府采取措施解除他的烦恼。
从政治生活角度:
(1)请你帮小李寻找“上书”的依据。
(2)你认为小李“上书”应注意哪些事项。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2014年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一2020年)》。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科学规划实施,坚持因地制宜,推进试点示范,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材料二:2014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细”就是要细化,要直入头脑,要沉淀心中,只有发自内心接受,才能真正自觉行动;“小”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坚持不懈抓养成,积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实”就是要行动,就是不能玩虚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l)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分别谈谈“坚持因地制宜”和“推进试点示范”做法的哲学依据。
(2)分析说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工夫体现的哲学道理。

材料一:从1992年启动载人航天工程以来,中国航天不断取得新突破。

发展阶段
第一步载人飞船阶段
第二步空间实验室阶段
第三步建成中国空间站
阶段成果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升空
2011年11月3日,“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正在探索中,预计2020年之前完成
技术攻关
掌握航天员空间出仓活动关键技术
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
解决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尚未解决


材料二:从1999年的“神舟一号”到2012年的“神舟九号”,在这13年间,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按照既定的步伐阔步向前。中国载人航天计划分三步骤,第一步是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第二步是继续突破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第三步是建立永久性的空间实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实验。目前中国已经实现了第二步骤,并向第三步努力。由于各方面协调一致,整个工程进行得有条不紊。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发展历程。
(2)联系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的航天工程为什么要分步骤、协调一致、有条不紊地进行。

2014年4月22日是第4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生态文明 共建美丽中国”。某校高二某班开展了“关注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南京”为主题开展探究,请你参与其中。
[绿色选择]
美丽南京,生态文明是必然选择。面对浓重的雾霾、恶劣的空气质量,南京需要反思当下的经济发展方式以及城市生活方式,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索,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之路,让南京的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1)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分析生态文明是打造“美丽南京”的必然选择。(6分)
[绿色行动]
美丽南京,最美是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南京,青年当先行。为响应号召,某校学生决定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形成下列两种方案:
方案A:在学校和所在社区出一期环保宣传黑板报。
方案B:绿色出行,首选自行车。
(2)请你针对这两种方案,说说你各自方案的哲学依据。(6分)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培养出一大批又一大批像方志敏、沈浩等党的优秀儿女,也严惩了少数腐败分子;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艰难困苦的洗礼已经成为伟大的党、光荣的党、成熟的党。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哲理?

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2013年发生在中国的文化大事件,折射出创新激发的活力和文化改革的成果。
“汉字听写”类节目走红,掀起中国汉字书写热。不少专家认为,“汉字听写”类节目展现了手写汉字的魅力和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唤起了中国人的汉字书写情怀,值得肯定。
从韩国购买版权的《爸爸去哪儿》节目播出后,赢得了几乎零差评的社会反馈。该节目将室内综艺升级为野外综艺,将虚假的“比惨”变成突出节目的记录性的真人秀。父子/女搭档真实、温馨的小清新情调,唤起了观众内心最温柔的情感。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文化对人的影响角度,谈谈你对“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这句话的理解。
(2)请指出上述材料对我们文化创新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