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H=13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________11(填“>”“=”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pH相等的Na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分别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CH3COONa溶液的pH________NaOH溶液的pH(填“>”“=”或“<”);
(2)pH相等时,①NH4Cl ②(NH4)2SO4 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性,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性,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4)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盐酸与氨水混合后,溶液中的c(NH)=c(Cl-),则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性,盐酸的体积________氨水的体积(填“>”“=”或“<”);
(5)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该溶液中c(H+)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H-)+c(
)(填“>”“=”或“<”)。
下图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装置图。进行皂化反应的步骤如下:
(1)在烧瓶中装入7~8 g硬脂酸甘油酯,然后加入2~3 g的NaOH、5 mL H2O和10 mL酒精。加入酒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长玻璃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检验淀粉的水解程度,提供了以下实验操作过程: ①取少量淀粉加水制成溶液 ②加热(水溶)③加入碱液,中和并呈碱性 ④加入银氨溶液 ⑤加入几滴稀硫酸 ⑥再加热 ⑦加入几滴碘水
请指出要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需正确操作过程的排列顺序:
(1)证明淀粉尚未水解____________;
(2)证明淀粉正在水解_____________ ;
(3)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_____________ 。
A是由导热材料制成的密闭容器,B是一耐化学腐蚀且易于传热的气球(作恒压容器处理)。关闭K2,将等量且少量的NO2通过K1、K3分别充入A、B中,反应起始时,A、B的体积相同。(已知:2NO2N2O4;△H<0)
(1)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此时A、B中生成的N2O4的速率是VA________VB (填“>”、“<”、“="”)" 。
若打开活塞K2,气球B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2)若在A、B中再充入与初始量相等的NO2,则达到平衡时,NO2的转化率αA将_________ (填增大或减小、不变);若通入等量的Ne气,则达到平衡时,B中NO2的转化率将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
(3)室温下,若A、B都保持体积不变,将A套上一个绝热层,B与外界可以进行热传递,则达到平衡时,_________中的颜色较深。
(4)若在容器A中充入4.6g的NO2,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7.5,则平衡时N2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
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白色固体,在干燥空气中稳定,但在湿空气中则放出氨而变成碳酸氢铵、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易水解,可用做肥料、灭火剂、洗涤剂等。某化学兴趣小组用模拟制备氨基甲酸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 NH3(g)+CO2(g)NH2COONH4(s) ΔH<0
(1)如用图1装置制取氨气,你所选择的试剂是。
(2)制备氨基甲酸铵的装置如图2所示,把氨气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铵小晶体悬浮在四氯化碳中。 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产品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填写操作名称)。 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 常压加热烘干b. 高压加热烘干c.真空40℃以下烘干
(3)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铵的氨基甲酸铵样品0.782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1.000 g。则样品中氨基甲酸铵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__。
可逆反应3A(g)3B(?)+C(?)(正反应吸热)达到化学平衡后,
(1)升高温度,用“变大”、“变小”、“不变”或“无法确定”填空。
①若B、C都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②若B是气体,C不是气体,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2)如果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新平衡时A的浓度是原来的60%,则B是态(填气态或非气态)。
(3)如果B为气体,C为固体,取3molA恒温下在1L容器中充分反应,平衡时测得B的浓度为2.1mol/L。若使反应从逆反应开始,起始时在容器中加入3molB ,同样条件下,要使平衡时B的浓度仍为2.1mol/L,则C的取值范围应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