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 |
B.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 |
C.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 |
D.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 |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双选)( )
A.左边烧杯中铁表面有气泡,右边烧杯中铜表面有气泡,活动性:Al>Fe>Cu |
B.左边棉花变为橙色,右边棉花变为蓝色,氧化性:Cl2>Br2>I2 |
C.白色固体先变为浅黄色,后变为黑色(Ag2S),Ksp:AgCl>AgBr>Ag2S |
D.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非金属性:S>C>Si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能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
B.水是镁粉与溴发生反应的催化剂 |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镁粉与水反应得到的 |
D.镁粉与溴水中的酸发生反应,导致平衡移动使溴水褪色 |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代号 |
实验 |
实验目的 |
A |
观察镁、铝分别与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
比较镁与铝的金属性强弱 |
B |
同温下测定相同浓度的Na2CO3和Na2SO4溶液的酸碱性 |
比较硫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 |
C |
AlCl3、MgCl2溶液中通入过量氨气 |
比较镁与铝单质的还原性强弱 |
D |
同温下用同一电路分别测定同浓度的盐酸和某一元酸溶液导电能力 |
比较该一元酸与盐酸酸性的强弱 |
如图所示,将紧紧缠绕不同金属的铁钉放入培养皿中,再加入含有适量酚酞和NaCl的琼脂热溶液,冷却后形成琼胶(离子在琼胶内可以移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中铁钉附近先呈现红色 |
B.b中铁钉上发生还原反应 |
C.a中铜丝上发生氧化反应 |
D.b中铝条附近有气泡产生 |
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①氧气中;②空气中;③氮气中;④二氧化碳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A.②<①<③<④ | B.④=①=②=③ |
C.③<②<①<④ | D.③<①<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