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6小题)
(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履至尊而制六合,               ,威振四海。      (贾谊《过秦论》)
(3)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雁阵惊寒,           。                        (王勃《滕王阁序》)
(5)         ,归雁入胡天。                        (王维《使至塞上》)
(6)一去紫台连朔漠,             。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耳得之而为声,           。                      (苏轼《赤壁赋》)
(8)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其他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选出下列“数”字读音与意思相同的一项
①数罟不入洿池②数口之家 ③范增数目项王④媒人去数日⑤识盈虚之有数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②④

选出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

A.谷不可胜食也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B.勿夺其时夺项王天下者
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D.非我也,兵也行军用兵之道

翻译下面句子。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第一段和第二段中,孟子分别提出了发展生产的哪三条措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①于陌,徒行见公曰:“霖雨十有七日矣,坏室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②无走,四顾无告。而君无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室之妾俱足梁肉。狗马室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③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策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趋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④内。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雨)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
公出舍,损肉撤酒。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钟,薪橑万三千乘;坏室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任器:装粟米的容器。②敝撤:艰难的样子。③乐:喜欢、乐意。④康:大路。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能歌者致:使……到来 B.委之百姓委:任命
C.徒行见公曰徒:步行 D.兼于涂而不能逮 逮:赶上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令国致乐不已 / 狗马室妾,不已厚乎 B.三请,不见许 / 徒行见公曰
C.公驱,及之康内 / 愿夫子之幸存寡人 D.晏子乃返 /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惟夫子之令(是听)。 B.(景公)令趋驾追晏子其家。
C.(但)无乐有上矣。 D.后(于三日)者,若不用令之罪。

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晏子爱民爱国的一组是()
①遂分家粟于氓
②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
③请身而去,遂走而出。
④公出舍,损肉撤酒。
⑤三日,吏告毕上。
⑥晏子请左右与以歌舞娱君者退之。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③④⑥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姓生活困苦而得不到救助,就会对统治者不满。
B.景公是一位从谏如流、知错就改的开明君主。
C.景公降尊纡贵,并以社稷百姓的名义追回了晏子。
D.晏子爱民爱国,为了劝谏景公不惜放弃自己的官位。

用斜线(/)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婴 奉 数 之 策 以 随 百 官 之 吏 民 饥 饿 穷 约 而 无 告 使 上 淫 湎 失 本 而 不 恤 婴 之 罪 大 矣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
(2)巡求氓寡用财乏者,三日而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余,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耶?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于汝也。自吾为汝家妇,不及事吾姑,然知汝父之能养也。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吾之始归也,汝父免于母丧方逾年,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既而其后常然,至其终身未尝不然。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汝父为吏,尝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吾问之,则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也。矧(shěn)求而有得耶?以其有得,则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顾乳者抱汝而立于旁,因指而叹,曰:'术者谓我岁行在戌将死,使其言然,吾不及见儿之立也,后当以我语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故能详也。其施于外事,吾不能知;其居于家,无所矜饰,而所为如此,是真发于中者耶!呜呼!其心厚于仁者耶!此吾知汝父之必将有后也。汝其勉之。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节选自《泷冈阡表》,有删改)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庇为生庇:依靠
B.间御酒食御:进用
C.屡废而叹废:停止,搁置
D.其心厚于仁者 厚:厚道,忠厚

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最能成为欧阳修父亲“必将有后”的依据的一组是()
①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
②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
③岁时祭祀,则必涕泣,曰:“祭而丰,不如养之薄也。”
④吾始一二见之,以为新免于丧适然耳
⑤间御酒食,则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余,其何及也!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②④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泷冈阡表》是一篇墓志文。泷冈是地名,阡是墓道,表即墓碑。这种文体是表彰先人生前的德行,刻在坟前的碑石上,以供后人瞻仰的。
B.这段文字借祖母的口述,道出父亲生前从政所持有的执著、仁爱的精神。
C.文章在表现父亲高尚人格的同时,也描写了母亲对他的慈爱和厚望。
D.全段文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不加雕饰,流露出作者对父亲崇敬之情。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虽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养不必丰,要于孝;利虽不得博于物,要其心之厚于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周美传(节选)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 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 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知保安军。
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注:①族帐:我国少数民族聚族而居所设的帐幕,也指部族。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

A.间走归京师间:中间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寇:占领
C.其众数万薄金明薄:以……为簿,轻视
D.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引:退却

下面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周美“用兵谋略”的一组是()(4分)
①美以军侯戍边,与州将追战。②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③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④益张旗帜,四面大噪⑤遂募兵筑万安城。⑥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

A.③④⑥ B.①③④ C.①④⑥ D.②⑤⑥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4分)

A.周美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家人,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经常让他在宫中护卫自己。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
D.周美对部下很好,所得赏赐多分给了部下,在他死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

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0分)。
(1)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2)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

欧阳玄,字原功。母李氏,亲授《孝经》《论语》《小学》诸书,八岁能成诵,始从乡先生张贯之学,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十岁,有黄冠师注目视玄,谓贯之曰:“是儿神气凝远,日光射人,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部使者行县,玄以诸生见,命赋梅花诗,立成十首,晚归,增至百首,见者骇异之。年十四,益从宋故老习为词章,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弱冠,下帷数年,人莫见其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
延祐元年,诏设科取士,玄以《尚书》与贡。明年,赐进士出身,授岳州路平江州同知。调太平路芜湖县尹。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豪右不法,虐右不法,虐其驱奴,玄断之从良。贡赋征发及时,民乐趋事,教化大行,飞蝗独不入境。改武冈县尹。县控制溪洞,蛮獠杂居,抚字稍乖,辄弄兵犯顺。玄至逾月,赤水、太清两洞聚众相攻杀,官曹相顾失色,计无从出。玄即日单骑从二人,径抵地谕之。至则死伤满道,战斗未已。獠人熟玄名,弃兵仗,罗拜马首曰:“我曹非不畏法,缘诉某事于县,县官不为直,反以徭役横敛培克之,情有弗堪,乃发愤就死耳。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獠人遂安。
召为国子博士,升国子监丞。致和元年,迁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时当兵兴,玄领印摄院事,日直内廷,参决机务,凡远近调发,制诏书檄。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延中,玄极言无隐。科日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之。诏修辽、金、宋三史,召为总载官,发凡举例,俾论撰者有所据依。史官中有悻悻露才、论议不公者,玄不以口舌争,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统系自正。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五年,帝以玄历仕累朝,且有修三史功,谕旨丞相,超授爵秩,遂拟拜翰林学士承旨。
十七年春,乞致仕,以中原道梗,欲由蜀还乡,帝复不允。时将大赦天下,宣赴内府。玄久病,不能步履,丞相传旨,肩舆至延春阁下,实异数也。是岁十二戊戌,座于崇教里之寓舍,年八十五。帝赐赙甚厚,追封楚公,谥曰文。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日记数千言,即知属文属:连缀 B.不意烦我清廉官自来意:意料
C.玄喻以祸福,归为理其讼喻:打比方 D.俟其呈稿,援笔窜定之俟:等到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欧阳玄才干卓异的一组是( 3分 )
①异日当以文章冠世,廊庙之器也②下笔辄成章,每试庠序,辄占高等③经史百家,靡不研究④县多疑狱,久不决,玄察其情,皆为平翻⑤科目之复,沮者尤众,玄尤力争⑥至于论、赞、表、奏,皆玄属笔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④⑤ D.①③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欧阳玄学习过《孝经》《论语》《小学》等著作,很小就能背诵,一天能记下几千字。部使者让他作诗,他立刻作成十首。
B.欧阳玄上任后不畏惧当时的豪门大族,严惩了虐待奴仆的这些人。他赋税征调及时,使得芜湖县的政治清明。
C.武冈县有人聚众打杀闹事,很多官吏对此无能为力,但欧阳玄却能够以自己清廉的官声正确处理,武冈于是安定了下来。
D.皇帝特别看重欧阳玄,让他兼理国史院事务,参与决策机要事务,还让他负责编修史书。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讫而去,亟追与语,已失所之。(2)更张朝政,事有不便者,集议廷中,玄极言无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