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阿留传
明·陆容
阿留者,太仓周元素家僮也。性痴呆无状,而元素终蓄之。尝试执洒扫,终朝运帚,不能洁一庐。主人怒之,则帚掷地,曰:“汝善是,何烦我为?”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问之,则曰:“短而肥者,瘦而髯者,美姿容者,龙钟而曳杖者。”后度悉不记,则阖门拒之。家蓄古尊、彝、鼎、敦数物,客至出陈之。留伺客退,窃叩之曰:“非铜乎?何黯黑若是也?”走取沙石,就水涤磨之。短榻缺一足使留断木之歧生者为之持斧锯历园中竟日及其归出二指状曰木枝皆上生无下向者。家人为之哄然。舍前植新柳数株,元素恐为邻儿所撼,使留守焉。留将入饭,则收而藏之。其可笑事,率类此。
元素工楷书,尤善绘事。一日,和粉墨,戏语曰:“汝能是乎?”曰:“何难乎是?”遂使为之,浓淡参亭①,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元素由是专任之,终其身不弃焉。
传者曰:樗栎②不材,祈者不弃;沙石至恶,玉人赖焉;盖天地间无弃物也。矧灵于物者,独无可取乎?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而卒以一长见试,实元素之能容也。今天下正直静退之士,每不为造命者所知;迟钝疏阔者,又不为所喜。能知而且喜矣,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于戏!今之士胡不幸,而独留之幸者?
【注】①参亭:参互均匀。②樗栎chū lì:都指无用的木材。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素或他出,使之应门 应:照看 |
B.宾客虽稔熟者,不能举其名举:举出,说出 |
C.阿留痴呆无状,固弃材耳固:实在 |
D.实元素之能容也容:收容,容纳 |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家人为之哄然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
B.何黯黑若是也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 |
C.沙石至恶,玉人赖焉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
D.用之不能当其材,则废弃随之 |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下列各句对文章内容的解说,有错误的一项是
A.阿留生性痴呆无规矩,但周元素一直收养他。他曾试着负责清扫,整个早晨挥舞扫帚,没能使一间屋子干净,主人因此而冲他发怒。 |
B.阿留负责看家、照顾柳树都发生一些可笑的事情,但对于绘画、调色很有天赋,周元素因此“专任之”,终身用他。 |
C.文章为阿留作传,但并非局限于此,而想到了樗栎、沙石等其他看似无用之物,最终得出了天地间没有完全可抛弃之物的结论。 |
D.文章由周元素能容人、用人说开去,借以讽喻当权者也应像周元素一样,能任用天下的士人,用人当用其所长。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短 榻 缺 一 足 使 留 断 木 之 歧 生 者 为 之 持 斧 锯 历 园 中 竟 日 及 其 归 出 二 指 状 曰 木 枝 皆 上 生 无 下 向 者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汝善是,何烦我为?(3分)
(2)遂使为之,浓淡参亭,一若素能,屡试之,亦无不如意者。(4分)
给下列文言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餐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_不_期_众_少_其_于_当_厄_怨_不_期_深_浅_其_于_伤_心_吾_以_一_杯_羊_羹_亡_国_以_一_壶_餐_得_士_二_人。”
给下列文言短文断句。
见 善 如 不 及 见 不 善 如 探 汤 吾 见 其 人 矣 吾 闻 其 语 矣 隐 居 以 求 其 志 行 义 以 达 其 道 吾 闻 其 语 矣 未 见 其 人 也
(《论语·季氏第十六》)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_曰_术_已_尽_用_之_则_过_也_凡_御_之_所_贵_马_体_安_于_车_人_心_调_于__马_而_后_可_以_进_速_致_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用“/”给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断句。
请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而先后心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题目。
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故其称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故论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其为政也,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贵轻重,慎权衡。桓公实怒少姬,南袭蔡,管仲因而伐楚,责包茅不入贡于周室。桓公实北征山戎,而管仲因而令燕修召公之政。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故曰:“知与之为取,政之宝也。”
(选自《史记·管晏列传》,有删改)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管仲既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与俗同好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柯之会,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节选自《三国志·关羽传》)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