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事实 |
结论 |
A |
常温下铁、铜均不溶于浓硫酸 |
常温下铁、铜与浓硫酸均不反应 |
B |
HCl与Na2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
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
C |
氧化铜高温下生成红色物质,该物质可与稀硫酸反应 |
氧化铜高温下可分解生成Cu2O |
D |
稀、浓硝酸分别与铜反应,还原产物分别为NO和NO2 |
稀硝酸氧化性比浓硝酸强 |
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O7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存在反应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A.阳极反应为Fe-2e- =Fe2+ |
B.电解过程中溶液pH不会变化 |
C.过程中有Fe(OH)3沉淀生成 |
D.电路中每转移12 mol电子,最多有1 mol Cr2O72-被还原 |
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 B.①③④② | C.③④②① | D.③①②④ |
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为2×(-57.3) kJ/mol |
B.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则表示CO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O(g)+1/2O2(g)===CO2 (g);△H=-283.0 kJ/mol |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D.1 mol硫燃烧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热量是硫磺的燃烧热 |
已知:2H2(g)+O2(g)=2H2O(g);ΔH=-270kJ·mol-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mol水蒸气分解成2mol氢气与1mol氧气吸收270kJ热量 |
B.2mol氢气与1mol氧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水放出热量大于270kJ |
C.在相同条件下,2mol氢气与1mol氧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水蒸汽的能量 |
D.2个氢气分子与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蒸汽分子放出270kJ热量 |
使用SNCR脱硝技术的原理是4NO(g)+4NH3(g)+O2(g)4N2+6H2O(g),下图是其在密闭体系中研究反应条件对烟气脱硝效率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1判断,该反应的正反应方向是放热反应 |
B.从图1判断,脱硝的最佳温度约为925℃ |
C.从图2判断,减少氨气的浓度有助于提高NO的转化率 |
D.从图2判断,综合考虑脱硝效率和运行成本最佳氨氮摩尔比应为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