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已知化合物A、B、M、N含有同一种元素,且A与B,M与N的元素组成相同,A与B在常温下均呈液态。D为固体单质,与X的浓溶液在常温下作用无明显现象,加热时有大量气体产生。(相关转化中所有反应物与生成物均已标出)

(1)若D与E溶液能够发生化合反应。且溶液在反应前后颜色有变化。
①A的电子式为________。D的化学式为________。
②M与E溶液可发生反应生成X,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D为常见的红色金属单质。用情性电极电解100 mL 0.05 moL·L1E溶液,导线中通过0.08 mol电子,阳极析出的气体体积为________mL(标准状况),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所得溶液pH=________。
(3)若D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黑色固体单质。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下列几种试剂:
a.无水CuSO4 b.品红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澄清石灰水 e.饱和NaOH溶液
为了检验(3)中D与X生成的混合气体的成分,某学生用上述试剂(或部分试剂)设计了几种实验方案,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最合理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abebd              B.adeb               C.abcbd              D.abd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困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类型(共4小问,化学方程式每个2分,反应类型每个1分,共12分):
(1)溴苯的制备
(2)用甲苯制备TNT
(3)由丙烯制备聚丙烯
(4)1,2-二溴乙烷与其足量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加热:

(共6分)(1)下列5种固态物质:P4(白磷)、Na2O、NaOH、MgCl2、金刚石,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化学式或名称):
①熔化时不需要破坏化学键的是,熔化时需要破坏共价键的是______;
②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
③P4(白磷)、金刚石、MgCl2三种晶体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2)某元素有正价,也有负价,最低价为-2,其最高价为_______。某元素R与H形成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RH3,它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有广泛用途,请根据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元素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稀有气体除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减小
b.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
c.氧化物对应的水合物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d.单质的熔点降低
(2)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为,氧化性最弱的简单阳离子是
(3)晶体硅(熔点1410℃)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由粗硅制纯硅过程如下:

写出SiCl4的电子式:;在上述由SiCl4制纯硅的反应中,测得每生成1.12kg纯硅需吸收akJ热量,则生成1mol纯硅吸收的热量为
(4)KClO3可用于实验室制O2,若不加催化剂,400℃时分解只生成两种盐,其中一种是无氧酸盐,另一种盐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共9分)在2 L密闭容器内,800 ℃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1)800 ℃,反应达到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
(2)如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v(NO2)=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能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的是________。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10分)五种短周期元素D、E、F、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E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E元素的一种同位素常用于考古断代,D和X同主族,F和Y同主族,F的多种化合物可用作化肥,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可将其单质转化为化合物,X和Z形成的二元化合物是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回答下列问题:
①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
②由D和F,Y,Z所形成的最简单常见共价型化合物中,还原性最强的是___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③F、X、Z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④X与Z能形成一种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2012年,罗马大学科学家制造出F4分子,则F4和F2两种单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