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三 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睛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略无处       ②属引凄异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三峡》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   ,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体会得到作者的                  之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文言翻译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吾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高尚吾志,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
【注释】①驱:快步走。②皋(gāo)鱼:人名,春秋时期人。③辟车:下车。④殁:死亡⑤高尚:清高。⑥年:岁月。⑦辞:离世。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从“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和“门人辞归养亲”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2分)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每小题2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下列各组句子中,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可/以一战 B.登轼/而望之
C.公问其/故 D.彼竭/我盈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怎么)战 B.必以(实情)
C.小大之( 监狱) D.(虽然)不能察

下列各项中,对文意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一句中足见乡人对“肉食者”和国事的冷漠态度。
B.两个“未可”、两个“可以”展现了曹刿卓越的指挥才能,印证了“肉食者鄙”的观点。
C.选文第三段采用了顺叙的记叙方法,曹刿从道理上论述了战争取胜的原因。
D.本文侧重写论战,突出曹刿“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后发制人”的主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云阳洞北小刚记
赵垣
①自云阳洞口行四十步,得小港。港之上芳树丛生,凉樾低荫。沿港而西,竹篱映水,古屋参差。时疏雨乍过,新笋解箨,蔷薇盛开,人语不传。惟闻山鸟唤晴,草蛙鸣动而已。
②村之侧有山,山有石峰如覆钟。垒石其上,若棋居然,俗名棋盘山。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③峰之阳不散步,下视悬崖百尺,石壁绕池,壁如玦,池如镜,如奁初启然。遂徇崖而下,水坐。坐甫定,忽有声自壁内出,各肖其人之声。同游人相顾错愕。始知陆士云所记小语小隐,疾语疾应,哗然呼啸,答响满野,惊疑景况,语极真也。随山东折,即港之。土阜隆然起者为金祝墓。其庙在港南小流水桥上。
④呜呼,昔年血战之地,今日徒见山高水深,惟留此丛祠,报赛奔走。野老村童,其亦知勤事之酬耶?太息而返。
(选自《晚清文选》,有删改)
【注】①解箨(tuò):脱壳。②庆忌塔:塔名。③奁(lián):古代妇女梳妆用的镜匣。④金祝:宋朝抗金英雄金胜、祝威的合称。金兵攻打杭州时,两人串军民拼死抵抗,因寡不敌众,英勇就义。⑤报赛:祭祀。⑥勤事:尽职。
请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共两处)。
其亦知勤事之酬耶
请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自云阳洞口行四十步()
(2)水坐()
(3)即港之()
(4)太息而返()
请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其峰盖庆忌塔,之址也。
文章第③段分别从角度写出了小港景色的特点。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说说这段文字与上文最后一段文字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阅读《岳阳楼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前人之述 矣备:完备,详尽浊浪排空排:充满
B. 巫峡通:直到,到达 暮冥冥薄:迫近
C. 此乐何 极:穷尽感 而悲者矣极:十分,非常
D. 长烟一空或:有时 异二者之为或:或许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3.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 本文虽名为"记",但不以记叙重修岳阳楼之事为主,而是以描写洞庭湖的景象为主,写景象是为了抒发"览物之情"。
B. "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物(景),-暗一明;情,一悲一喜,形成鲜明对照,但这些都是作者所反对的以个人荣辱为转移的悲喜观。
C. 叙事、写景、抒情和议论紧密结合,是选文写作上最大的特点。叙事扼要,写景生动,议论简明,衔接得极其自然,而且带着浓郁的抒情色彩。
D. 语言大量运用赋体,四字句如珠走玉盘,如"日星隐耀,山岳潜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长烟一空,皓月千里"等,结构相同,整齐对称,增强了表达效果。
4.

《孟子·梁惠王下》中这样说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它有什么共同之处?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