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玄石戒酒
昔者玄石好酒。为酒困,五脏熏灼,肌骨蒸煮如裂,百药不能救。三日而后释。谓其人曰:“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吾不敢复饮矣。”居不能阅①月,同饮至曰:“试尝之。”始而三爵②止。明日而五之,又明日而十之,又明日而大爵,忘其故,死矣。
【注】①阅:经历。        ②爵:喝酒用的器具。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昔者玄石酒(喜欢) B.三日而后(解除)
C.吾不敢饮矣(再) D.忘其(原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为酒困
[译]                            
②吾今而后知酒可以丧人也
[译]                            
玄石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文中哪句话最能表现其性格特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玄石戒酒的故事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四)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赵王张耳之后也,父成,江夏太守。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姓,所为不轨。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廷今日载其半矣。”钦叹息而去。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千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素性佞邪:朴素的品性 B.于是刊章讨捕:刊登文章
C.俭得亡命:丢掉性命 D.若不重其名行:名声和品行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一组是()

A.残暴百姓,为不轨得无教我猎虫
B.纵俭可得,宁忍执乎?余悲之,且曰:“若毒乎?”
C.钦起抚笃罔不势象形,各具情态。
D.笃因缘送俭出塞,故得免触草木,尽死。啮人,无御之者

、、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请你认真阅读甄别,全都表明张俭美好的德行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的一组是()
①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②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③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讨捕。④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⑤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⑥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俭最初被地方推荐为茂才,因为刺史讥笑他,所以张俭称病推辞不就。
B.张俭冒死严劾大宦官侯览及其母亲的罪行,受到天下人的敬仰。
C.由于受到陷害,张俭离家出逃,所到之处,人们不惜身家性命,掩护隐藏他,足见当时当政者的不得人心。
D.建安初年,张俭被征召为卫尉,他内心并不愿出仕,只是迫不得已才去上任的。后来他发现曹操已有取代汉室的野心,于是就退隐了,从此不再参预政事。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三)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陈涉世家》)
、解释下面划线的字。(2分)
天大雨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天下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与例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扶苏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A.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卷石底出(《小石潭记》)
C.此独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
D.域民不封疆之界(《孟子》)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诈称公子扶苏、项燕?(用简洁的语言回答)(2分)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③,不记录。檀越④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⑤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刘敞《南北朝杂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② 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③ 遽:匆忙。④ 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⑤ 郫:pí,地名,今四川境内。
、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以一束苎(曾经) B.于荆州长沙西库钱(抵押)
C.檀越能见归(于是,就) D.五月披羊裘薪(背)

、下列划线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尝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刀劈狼首
B.檀越能见归不知有汉
C.彬后郫令武陵人捕鱼
D.辄以金半仰酬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②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三)
齐景公谓子贡曰:“子谁师?”曰:“臣师仲尼。”公曰:“仲尼贤乎?”对曰:“贤。”公曰:“其贤若何?”对曰:“不知也。”公曰:“子知其贤而不知其奚若,可乎?”对曰:“今者天高,无少长贤愚,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给下面句子断句(断2处)。
皆知高高几何举世不知也。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1)齐景公子贡曰 (▲)(2)其贤何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以知仲尼之贤而不知其奚若。
.本文说明了孔子的。说理具体形象,富有启发性,可见子贡的

(二)《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无与为乐者(▲)⑵怀民亦未(▲)
⑶相与步于中庭(▲)⑷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意味隽永:
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