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关闭B装置中的止水夹后,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静止后如图所示,则B装置是否漏气?_____ ___(填“漏气”、“不漏气”或“无法确定”)。
(2)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点)。
(3)小枫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他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 __,若收集氨气的装置只能用C,由此可知氨气所具有的性质是 (写出一点)。
(4)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 (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5)小雯同学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的水面上升,而且水变____ ____ (填一种颜色) 。
下图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几种常用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仪器C的名称叫。在读取E中液体体积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
(2)进行过滤操作,除铁架台,A和D外,还需要用到上述仪器中的(填序号)。
(3)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NaCl溶液,还必须补充的一种仪器是。
(4)仪器D最常见的用途是。
(4分)亚硝酸钠是工业用盐,因有咸味、外观酷似食盐而常被误食.亚硝酸盐能致癌,因有良好的着色防腐作用,广泛用于肉类食品添加剂,但用量严格限制.亚硝酸钠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暴露于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硝酸钠.加热至320℃以上或遇强酸则分解出红棕色有毒有刺激性的二氧化氮气体。请根据信息回答:
(1)亚硝酸钠的保存方式是,原因是;
(2)试设计出两种区别亚硝酸钠和食盐的简单方案(简单叙述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金属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铁制品在沙漠地区不易锈蚀的原因是。铁制品表面容易生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硫酸铜,将废水处理可得到铜和硫酸亚铁两种产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
(1)现有下列微粒:①Na+ ②CuSO4 ③N60 ④CO32-。其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填序号,下同),其中能表示分子的是,①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氢氧化镁可治疗胃酸过多 Mg(OH)2+2HCl=+2H2O(填化学式),该反应属于反应;
(3)在一定条件下,A、B两种物质反应可生成C、D(A、B、C、D均由分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共有4种原子
B.该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C.该反应中元素化合价都不变
D.化学变化中分子和原子均可再分
E.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A、B分子的个数比是4∶3
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可以通过方法获得粗盐,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2)0.9%的氯化钠溶液称作生理盐水,其溶质是。若用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 g 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g。
(3)熟石灰在部分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溶解度/g |
0.18 |
0.17 |
0.16 |
0.15 |
0.14 |
0.13 |
0.12 |
①20℃时,0.74g熟石灰放入到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搅拌,所得溶液中氢氧化钙的质量g,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写计算式)。
②采用一种操作方法,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大 D.可以升温使之变成不饱和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