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D.1mol有机物与足量的Na和NaOH完全反应,消耗的Na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3:2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央视曝光“毒胶囊”事件,主要是其中重金属含量超标,重金属对人体危害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
B.大量焚烧田间秸秆会产生雾霾,“雾”和“霾”的分散质微粒相同
C.人体内没有能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因此纤维素不能作为人类的营养食物
D.针对H7N9流感的扩散情况,常选用含氯消毒剂、双氧水等物质进行消毒预防

某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H+、NH4+、K+、Mg2+、NO2-、CO32-、NO3-,现取两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已知HNO2是一种不稳定的弱酸,易分解生成NO2和NO,AgNO2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①第一份加足量AgNO3溶液后,有5.84g白色沉淀产生,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有棕色气体产生,沉淀颜色不变,但是质量减少0.1g;
②将产生的气体全部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又得到白色沉淀1.0g,该沉淀能溶于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
③第二份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使产生的气体全部放出,用50mL0.5mol·L-1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吸收,酸也不剩余。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

A.原溶液一定不存在较大浓度的H+、Mg2+
B.原溶液确定含NH4+、NO2-、CO32-,且物质的量之比为5︰2︰1
C.不能确定原溶液是否含有K+、NO3-
D.实验中产生的棕色气体遇空气颜色会加深

常温下,现有0.1mol/L的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或含碳)各微粒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种微粒的浓度占各种微粒浓度之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B.往该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时NH4和HCO3浓度逐渐减小
C.通过分析可知常温下Kb(NH3·H2O)>Ka1(H2CO3)
D.当溶液的pH=9时,溶液中存在下列关系:c(HCO3)>c(NH4)>c(NH3·H2O)>c(CO32)

如图是可逆反应A+2B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可推断

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B.若A、B是气体,则D是液体或固体
C.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A、B、C、D均为气体

下图甲是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用一种钾盐水溶液作电解液;图乙是用H2还原CO2制备甲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硫酸为电解质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中铜片作阴极,K+向铜片电极移动
B.乙中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O2+6e-+6H+CH3OH+H2O
C.乙中H2SO4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D.甲中若CxHy为C2H4,则生成1 mol C2H4的同时生成2 molO2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