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 A |
向溶液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
生成白色沉淀 |
溶液X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
| B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盐酸无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 生成 |
原溶液中含有SO42- |
| C |
分别测定同温同浓度NaCl与CH3COONa溶液的pH |
CH3COONa溶液的pH小 |
盐酸的酸性强于醋酸的酸性 |
| D |
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至170°C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 |
紫红色褪去 |
使溶液褪色的不一定是 乙烯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分子为C3H8与C6H14的两种有机物一定互为同系物 |
| B.具有相同通式的有机物不一定互为同系物 |
| C.两个相邻同系物的分子量数值一定相差14 |
| D.分子组成相差一个或几个CH2原子团的化合物必定互为同系物 |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Na2CO3 | B.CaC2 | C.CH4 | D.CO |
铜投入一定量的浓硝酸中,铜完全溶解,生成的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672mL,将盛有该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氧气,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氧气的体积是
| A.168mL | B.224mL | C.504mL | D.336mL |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划横线的物质在对应的化学反应中能完全耗尽的是
| A.标准状况下,将1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的硫酸中 |
| B.向100 mL 5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 |
| C.用40 mL 10 mol/L的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 |
| D.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用1.2 mol氮气和3 mol氢气合成氨 |
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
①Cu与HNO3溶液②Cu与FeCl3溶液③Zn与H2SO4溶液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