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师为九年级学生设计了一个《中央集权制度》的专题活动学案,请你跟他一起完成吧。
(一)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定义。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这种政治体制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百度百科
(二)理论与实践
理论来源:战国时期,韩非子提出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
历代实践:
(1)建立于秦朝:
(2)巩固于西汉
(3)完善于隋唐
(4)强化于明清
(三)评价
(5)中央集权制度的延续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试评价这一制度的利弊。
美国成为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头号强国。然而回顾历史,在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美国同样遇到一次又一次的障碍和困难,但每次美国都能克服困难,勇于创新实现强大。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宣言》。这项很重要的法令像一盏希望的航灯出现在千百万黑人奴隶面前……。”
(1)材料一中“一位伟大的美国人”当总统时期,面临着怎样的困难?
材料二 : 1933年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说:“……看工业企
业尽成枯枝残叶……”“作为一个国家,……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
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材料二中的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旧民主秩序的新
应用”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战后兴起的科技革命,使一大批新兴产业如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战后20年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3)根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美国信息技术在5年中对美国GDP的贡献率为30%左右。信息技术的发展还带动了传统产业的信息化和高技术化,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微软公司到如今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征。
(5)综合上述问题,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至少写2个)
下列各图反映了二战后世界格局演变的基本趋势,回答:
图一赫鲁晓夫与肯尼迪图二当前国际形势图三中国加入WTO
(1)图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世界格局?这种对抗的最终结果如果?
(2)图三反映了怎样的经济发展趋势?
(3)在图2政治格局变化的过程中,地区冲突加剧,请你举出一例。
(4)你认为我们中国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世界政局的变化?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无可怀疑的证明,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变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 ”
-----罗斯福
材料中“老虎”指的是什么?
举出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抚摸来把老虎变成小猫”的历史事实(至少两例,4分)
(3)老虎最后没变成小猫,“抚摸”计划破产了,谈谈你对该计划的认识。
请根据下列提示举出相关的组织名称。
(1)一战时与三国同盟对立的组织——。
(2)二战期间国际社会为共同打击法西斯而成立的组织-—。
(3)二战后成立的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组织——。
(4)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安徽人杰地灵,曾经涌现出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为社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西汉的刘安是刘邦之孙,他主持编写的,是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2)宋代的孟祺参与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的编写。
(3)1942年他参加中国远征军,在缅甸配合英美联军抵抗日军进犯,身负重伤殉职,被周恩来誉为“黄埔之英,民族之雄”,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