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探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1(rhGLP-1)对大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禁食12小时后,A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和50%葡萄糖液,C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时测定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结果显示,C组血糖浓度比B组       ,rhGLP-1能         (促进/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                
(2)另有研究表明,rhGLP-1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此过程中rhGLP-1的靶细胞是       
(3)临床试验表明,rhGLP-1在血糖浓度正常时不起作用。请在上述实验中,增设D组加以验证(已知实验中A组大鼠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D组:给禁食12小时的大鼠注射             ,测定大鼠血浆胰岛素浓度。
预期结果:大鼠血浆浓度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这个家族中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甲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乙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已知III-4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

(1)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A和a的传递遵循定律。
(2)II-2的基因型为__ ___,III-3的基因型为____
(3)若III-3和III-4再生一个孩子,则这个孩子为同时患甲,乙两种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
(4)若IV-1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则他们生一个患乙遗传病男孩的概率是__。

下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就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的实验结果。请回答:

(1)在168h内酵母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的是处于%的葡萄糖溶液中。10%的葡萄糖溶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最先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产量和产生速率最高,对酵母菌有抑制作用。
(2)在不同培养基中培养了72h时,在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更大。72h后土豆培养基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降低的原因可能有。(填1种原因即可)葡萄糖培养基为酵母菌提供的营养物质有源。
(3)对酵母菌计数时,可采用法。要观察到酵母菌中的线粒体,可用染色。某同学在计数时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操作正确的有(填序号)
①配制好的培养基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等冷却至常温用酵母菌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静置一段时间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培养液③在血球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④用滤纸吸除血球计数板边缘多余培养液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4)酵母菌从细胞结构上看,属于细胞。在果酒制作中,要控制其发酵温度在
(5)另一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下图(a~d)所示:

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是______________。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__________代替,其颜色变化为

下图为甲状腺激素作用机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状腺激素与氨基酸类似,它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其受体位于,形成激素受体复合体后,诱导基因的过程。
(2)mRNA通过(填结构名称)出细胞核。(e)过程在遗传学上表示,该过程除需图中的结构或物质外,未表明的是
(3)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4)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反过来会抑制的分泌活动。
(5)验证甲状腺激素促进蝌蚪发育的实验中需设置的条件对照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体对信息的传递和调节的问题
A、图1为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功能的调节有甲、乙、丙三种方式,图2是图1中A结构的放大图。



靶腺

1.若图1甲方式中靶腺为甲状腺,则中枢神经系统通过下丘脑分泌 激素到达垂体,调节垂体某激素的分泌,进而再影响和调节甲状腺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
2.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是通过图中 方式,使其分泌量增加的适宜刺激是
3.血糖升高,一方面可以直接刺激 ,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丙模式调节分泌量,兴奋在A处传递的主要特点是
4.图2中当兴奋传递到a部位时,此处膜外电位的变化是 ;结构①的名称是 。结构②处的液体成分属于
B、人类对传染病的斗争是从天花开始的。接种牛痘最终导致完全根除天花,并且推广为对抗许多病原体的可靠的保护方法。[请在()中填编号,横线上填文字。]

5.大多数疫苗由减毒的生物、死的生物、失活的毒素或由亚细胞的片段组成。疫苗相当于图甲中的()________。自身机体内的 细胞也可能成为①。
6.当毒性强的S病原体进入接种过该疫苗的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此时图甲中的() 能分裂产生新的 ,由()________细胞产生大量的⑤。
7.题干中提到的“可靠的保护方法”是指 ,传染病病愈后的免疫力的时间,有的持续终生,有的不长。免疫时间较短的主要原因,一般可能是病原体________。
8.病原体进入人体内后,可以清除它的细胞或物质有
C、如下列实验装置图,幼苗B已切去根尖.请分析,数日后幼苗的生长现象及其原因。

9.数日后,幼苗A的胚根向下弯曲生长,幼苗B、C的胚根在生长和弯曲方面有何变化? _____________
10.幼苗A胚根向下弯曲生长与外界刺激改变生长素的分布有关。生长素在胚根的远地端分布_______填“多”或“少”),其生长____(填“快”或“慢”),幼苗A茎的生长素在远地端分布_______ (填“多”或“少”),其生长______(填“快”或“慢”).根与茎同受地心引力的影响,生长方向却不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特点,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分析幼苗C胚根的生长与弯曲情况,可得出的结论是

回答下列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问题
Ⅰ乙图为利用甲图实验装置测得A植物叶片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气体体积变化曲线图:

1.影响图乙中a曲线P点上下移动的主要外界因素是__________。
2.如甲图所示,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的液滴所在的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千勒克司时,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位置的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8千勒克司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________毫升(假设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温度不变)。图丙中细胞呼吸的有关曲线需在_________条件下测得。
4.请在答题纸上绘出无氧呼吸CO2的释放量与O2浓度的关系图。
5.下图是新鲜绿叶测得的24h内CO2浓度变化曲线。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 __________。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塞,叶片的光合速率将_______。

Ⅱ.不同生态环境对植物光合速率会产生影响。某课题组测定A(平原)、B(山区)两地银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见下表。(植物中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影影响下,部分结合型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

6.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完成总叶绿素含量与采样日期关系的二维曲线图。
7.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银杏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为提取银杏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min后,试管内的氧含量
8.下图a、b是7月1日和10月1日B地银杏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典型照片,推测
(填字母)是10月1日的叶绿体照片,理由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